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902章 曼因斯坦的理想

如果確實存在空間導向因子,曼因因斯坦推測,那麼可以找到脊髓的空間導向基因,再找到它的啟動因子,以及啟動因子與基因的作用方式,如果沿著這條路推進研究。

他們就可以用這個方式來操控損傷脊髓的原細胞修復,讓脊髓的神經細胞能夠從斷面的兩端對向生長,然後互相連線。

所謂原細胞修復,就是受損的是什麼組織細胞,修復的時候用什麼組織細胞。

原細胞修復是人體組織損傷最好的修復方式,但是很可惜,人體大多陣列織損傷後,修復的主要方式是非原細胞修復。

最常見的是我們的面板修復,面板被割傷出現裂口,在它癒合修復的過程中,參與修復的主要的組織成分是疤痕組織,而不是面板組織,只有極少量的面板組織參與修復。

假如參與面板裂口修復的組織全部是面板組織,那麼面板傷口癒合後將跟原來一模一樣,不會存在任何疤痕。

我們人體有一個器官可做到原細胞修復,那就是骨骼,骨折之後的修復,參與修復的組織成分全部是骨組織。

除骨骼外,其它器官組織損傷後都做不到原細胞修復。

在德國柏林的脊髓損傷研究實驗室裡,宋子墨和徐志良正在參觀。

「脊髓損傷只是我眾多課題之一,其他幾個課題還有人體抗排異研究、腦細胞缺血耐受研究、腦與脊髓的無缺血移植研究等等。我所有的研究都圍繞一個大課題,希望我能夠完成這個理想。」曼因斯坦介紹說。

「曼因斯坦教授的大課題是換頭手術!」奧古斯特補充。

換頭手術!

宋子墨很是驚訝,曼因斯坦果然是科學怪人,居然挑戰這種很難實現又極富爭議的課題。

這種手術在世界上的爭議很大,主要是倫理爭議。

在技術上其實沒有多少爭議,因為目前已經完成的換頭手術都是偽換頭手術,在沒有解決脊髓修復之前,一切換頭手術都絕對會失敗,沒有例外。

換頭手術除開倫理上爭議,在技術上其實最大的障礙就是脊髓損傷。

如果攻克脊髓損傷,換頭手術才算真正邁出第一步。

「我們將實驗猴的脊髓切斷,即使用最薄最鋒利的刀片切斷脊髓,使用各種方法都無法修復脊髓。」曼因斯坦很是苦惱。

其實奧古斯特和密爾頓也在研究脊髓損傷的修復,他們也曾經切斷實驗猴的脊髓,用聚乙二醇做粘合劑,將脊髓粘合起來,但是無濟於事,在連線方式上無論如何改進,根本不可能實現脊髓的修復。

後來他們使用幹細胞填充的方式,希望可以幫助脊髓修復,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

曼因斯坦研究這個課題與他們完全不一樣,他首先研究原細胞修復,研究人體組織損傷後如何實現原細胞修復,要實現原細胞修復必須從基因角度著手。

但是他沒有想到空間導向基因這個東西,直到楊平弄出這個假說,他才恍然大悟,可是要實現是何其難呀,感覺越走目標越遙遠。

現在肌肉的空間導向基因被發現,讓曼因斯坦信心大增。

要是可以發現脊髓的空間導向基因,是否可以啟動這個基因,讓脊髓細胞

進入胚胎時期的狀態,開始在區域性分裂,然後修復損傷,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現在曼因斯坦覺得,楊平的空間導向基因理論是最有可能實現脊髓損傷修復的方法,所以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能與楊平合作。

「我們以前非常愚蠢,沒有做任何脊髓損傷的研究就嘗試動物的換頭手術,這是毫無意義的,即使手術接上頭顱又如何,血管接通之後頭顱成活,但是實驗猴處於高位截癱的狀態,很快就會死去。」

「後來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停止這種換頭,轉而開始研究與之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