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門城垣和甕城兩側城垣上的建虜瘋狂的阻擊,下到甕城裡的明軍和漢軍不斷的出現傷亡。
同時,還有一些建虜透過拋射的方式將箭矢射到甕城城垣上的勇衛營頭上,勇衛營也陸續出現傷亡。
但他們立即讓一些明軍舉著防爆盾牌為自己掩護,在頭頂上構建一面盾牌牆,從而避免傷亡持續攀升。
砰砰砰……
勇衛營迅速用火力瘋狂的還擊,建虜也不時的有士兵倒下。
在付出了一些代價之後,幾個明軍士兵成功的衝到了天佑門前,迅速的將幾個火藥包安放好並點燃。
隨著轟的一聲,天佑門沉重的木門被轟得支離破碎,但幾個明軍接下來看到的一幕卻讓他們大失所望。
因為在門後居然用磚石堆起了一道厚厚的牆,將整道門都封得死死的。
剛才那麼大的火藥威力,都只是在這道磚石牆上留下一個大坑,並未將其炸塌,說明這道屏障很可能像城垣上那般厚實,不是那麼容易炸開的。
顯然,阿濟格已經精明瞭很多,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在他下令讓甕城內的人全部退出後,就立即命人搬來磚石、沙土將天佑門給徹底堵死。
連搭在天佑門內側城牆上的雲梯都全部給抽走了,就是不想給明軍有任何可趁之機。
既然天佑門無法透過,那只有攻上天佑門的城垣了,勇衛營迅速的將之前繳獲的一些雲梯從城外搬上來,然後扔進甕城內。
明軍和漢軍士兵迅速抬著雲梯搭在天佑門城垣上,開始攀登攻擊,攻守再次反轉。
但明軍的這次進攻沒有持續多久便宣告失敗了。
因為從甕城進攻的明軍和漢軍要同時面對正面和兩側城垣上建虜居高臨下的圍攻,損失越來越大。
而勇衛營卻無法給他們提供有效的支援,因為那些建虜躲在女牆後面透過射擊孔射擊,只要身體儘量不顯露出來,勇衛營拿他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所以建虜給明軍和漢軍造成的殺傷,比勇衛營給他們造成的殺傷要多不少,這是從明軍發起進攻以來,最吃虧的一次行動。
因為之前的多次強攻,建虜哪怕佔據有利地形,付出的代價也要大不少。
這其中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天上的熱氣球不敢肆意轟炸了,因為很容易將火藥包和燃燒瓶扔進甕城內傷到自己人。
在如此情景下,李天龍不得不下令暫停進攻。
下到甕城內的明軍和漢軍迅速透過雲梯撤退到己方佔據的甕城城垣上,然後大部分第一時間又透過雲梯下到城外,以防城垣上的兵力太過密集。
在己方軍隊退出甕城之後,天上的熱氣球便迅速的展開轟炸。
不過建虜也學聰明瞭,知道明軍撤出之後,很可能又像上次一樣迅速的透過轟炸來報復。
所以在明軍撤退的時候,建虜也第一時間撤下了不少兵力,以儘可能的減小損失。
可能是已經被炸習慣了,在天上熱氣球不停轟炸時,建虜並沒有都去躲著。
在阿濟格的驅使下,那些被當成炮灰一樣的百姓,不停的將沙土袋和磚石運到天佑門方向,在城垣上或城門周圍堆成一個個可以容納幾人的掩體。
因為建虜發現,用沙土袋和磚石堆成的遮蔽能有效的削弱天上大孔明燈轟炸帶來的傷亡。
既然如此,就用這種方式圍成一個個圈,只需要容納幾人就可以。
哪怕大孔明燈扔下的震天雷,或者明軍射出的炮彈剛好落在圈裡面,也頂多造成幾人的傷亡,這比之前一炸一大片要划算多了。
看來,在明軍的巨大壓力下,建虜也被逼著想出了一些超前的防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