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一十七章 精神寄託

此時的多鐸又向下遊漂了七八里遠,他是有很多次機會上岸的,但是他不敢。

因為他覺得此時上岸離明軍還不夠遠,萬一登岸之後遇到明軍就前功盡棄了,所以他想繼續漂遠一些。

一直到下午的時候,他實在是又冷又餓,才不得不在東岸一處淺灘小心的上到岸上來。

他臉色慘白如紙,身形都有些僵硬、佝僂,彷彿一個活死人。

但是,他腦子還是清醒的,謹慎的選了一個方向,如行屍走肉般迅速離去。

由於河面上的浮橋被毀,明軍不得不選擇從新在上游搭建浮橋過河,所以沈浪的主力暫時便在西岸耽擱了一天。

直到翌日中午,那些俘虜先後搭建好了兩座浮橋,沈浪的主力這才陸續過河。

他已經命令後方帶一些工匠,並運一些水泥、鋼筋過來,準備在三岔河上建上兩座鋼筋混凝土橋樑,因為這裡以後必然會很繁忙。

當然,這些是後話。

大軍全部渡過三岔河之後,沈浪抽出近兩萬兵力交由劉大虎,命其率軍南下,去佔領沿海一線的蓋州、復州、金州等地。

這些都是相對富庶,並且戰略位置很重要的城驛。

然後又劃撥一萬五千左右的兵力給趙老四,讓其麾下的兵力達到兩萬四千人左右。

趙老四的任務是儘可能的攻佔太子河南岸的一些城驛、鋪堡,因為建虜殘餘迂迴北上之後,很可能會收攏這些地方的力量進行休整和補充。

若能先一步吞食這些據點,也必然能夠進一步肅清建虜的殘餘勢力。

而沈浪自己,則率領剩下主力沿海州衛、鞍山驛、遼陽一線北上,過太子河、渾河之後,直逼瀋陽。

一晃又幾天時間過去,瀋陽城的戰鬥已經進入白熱化。

也許是憑藉堅城據守,也許是還抱著多爾袞大軍能夠回來救援的心思,抑或是不想看到大清在自己手中滅亡,城中守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是抵抗依然非常頑強。

明軍在李天龍的率領下,已經不再只攻一門,而是同時猛攻外攘門、天佑門和撫近門。

這三門分別位於瀋陽城的西面、南面和東面,就是為了讓建虜疲於奔命,無法將主要力量集中於一門防守。

其實,李天龍恨不得一起進攻五門、六門甚至是八門,但無奈他手上的兵力不多,剛抵達瀋陽城下時只有不到一萬。

後來趙老四陸續支援了一些歸順的漢軍過來,總兵力也沒有超過一萬五千。

這些時日的進攻,雖然給建虜造成了大量的傷亡,但自己的損失也不小。

明軍的傷亡超過兩千人,投降漢軍的傷亡應該也有兩千多,此刻能戰的兵力也就一萬左右,而且不少士兵已經很是疲憊,同時進攻三門已是極限。

不過即便如此,也給阿濟格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因為這些時日的拼死抵禦,城中守軍和百姓傷亡都非常大,現在要同時守衛三門,壓力一下子大了很多。

於是,他不得不繼續擴大徵召城中百姓,甚至連女人都用上了。

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依然全力支援,除了每天不停的祈禱,甚至將宮中的侍衛都抽出大部分去支援阿濟格。

按她的說法,若是連盛京城都守不住了,皇宮守衛力量再強,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