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明的第一次拍賣會

隨著這些首惡連同他們所在的關係網被連根拔除,杭州府的黑惡勢力不說被一網打盡,但也幾乎被消滅得七七八八了。

剩下僥倖逃脫的小魚小蝦,也只能夾著尾巴做人,甚至是逃到外省去躲避,沈浪這殺坯,太可怕了,也太狠了。

訊息透過《明報》詳細的報道後,迅速向全國各地傳播,引起巨大的轟動。

因為有類似情況的,絕對不止杭州這一府。

廣大普通百姓也希望有沈大人那樣的青天大老爺降臨到自己所在的州府,還這裡一片朗朗乾坤。

而那些心中有鬼的權貴、官員,自然是惶惶不可終日,睡夢中都能被驚醒,生怕哪一天大禍就降臨到自己頭上。

之所以選擇透過《明報》第一時間詳細的報道出來,這是沈浪謹慎考慮的結果。

畢竟大明剛從持續多年的天災人禍中掙脫沒幾年,大量官員還是之前遺留下來的,而他們的行事作風還是過去那一套。

在沈浪來到大明之前,整個大明,有多少算得上合格的官員?恐怕不多吧,甚至可以說很少。

就算經過沈浪和崇禎的努力,先後重創了東林黨,勳貴,以及各地如蛀蟲般的藩王。

但是龐大的地方官員體系,並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肅清和整治的,大明也很難快速的培養那麼多可用的人才進入這個體系中。

所以,才有了香山縣的梁知縣,以及杭州府整個腐敗的官僚體系。

而如今透過報紙將其披露出來,就是要告訴全天下的百姓,以崇禎為首的朝廷,心中還是心繫百姓的。

同時也告訴所有官員,大明已經不是過去的大明瞭,朝廷已經消滅了內患和外患,可以騰出手來整頓吏治,而且有足夠的決心。

如果繼續貪贓枉法,遲早會被清算,這樣也可以給繼任者敲響警鐘。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沈浪和崇禎都不想再擴大打擊面,因為這影響太大了。

為什麼正史中滿清入主中原後,還是基本上任用了原明朝的官員,連制度都大多直接套用。

是因為他們可以打下江山,自己卻沒辦法直接守住,還需要靠這些人。

然後再慢慢的用滿洲官員滲透進地方,從而達到牢牢控制住整個國家的目的。

如今的大明也是如此,如果過激,整個大明也很容易再次陷入動亂。

現在僅僅一個杭州府,就讓沈浪有些頭痛了,整個府衙幾乎都停擺了。

連帶著整個府城的秩序也受到不小的影響,因為五大家族被滅,他們壟斷的各種生意勢必也受到波及,物價也難免出現波動,這直接關係到杭州城幾十萬人的生計。

幸好沈浪留了一手,對幾家負責各項事務的掌櫃進行了特赦,讓他們繼續維繫工廠、店鋪、市場的正常運轉,戴罪立功。

可是,這不是長久之計,因為五大家族被滅,他們的所有財產自然上繳國庫所有。

如果僅僅是錢財、寶物之類的還好說,直接拉到京師去就可以了,但還有很多不動產。

如住宅、工廠、店鋪、超市、酒樓等等,還有成千上萬人需要依託這些工作生存。

若是處理不好,不但會讓很多人失業,也會讓杭州府的經濟受到不小的衝擊,到時候就是好事變壞事了。

面對這一系列亂七八糟的事情,沈浪快刀斬亂麻,首先讓勇衛營的一些骨幹去暫代知府、同知、推官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