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分鐘後。
八輛大客車駛出機場。
車上。
學員們好奇地打量著窗外。
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陌生,因為這裡是國外,熟悉,因為這裡的華人很多,而且路標、鋪名基本上都含有中文。
只是外國人忒多了。
像是到了紐約一樣。
“空氣真好。”
“那是什麼花?沒見過。”
“那個樓上是一艘。。帆船?”
“對。。。”
培訓並不在市裡。
遠遠看了會兒新安市的輪廓。
景色轉成了田園風光。
接著。
又變成了綿延的山區,近半小時後,繞過一座山頭,他們看見了地處山谷中的巨大園區。
寬闊的柏油路。
全新整齊的建築。
白藍色廠房。
鬱鬱蔥蔥的林木。
在園區中間,還有一個巨大的湖泊,在藍天下波光粼粼,如一枚寶石。說實話,他們還真沒有在別處見過如此‘奢侈’的工業園。
一股大氣直衝眼簾。
其他人看得新奇。
石澤上次來過,倒是很淡定,他感興趣的是接下來的課程,即使是院士的他,也得跟著人家學,把經驗帶回去,走一條屬於華夏的路。
“這麼大的廠區,得多少人?”他旁邊的段之槐好奇道。
“一千二。”
石澤脫口而出。
“這麼點?”段之槐詫異道。
這麼大的園區,在華夏,至少是萬人的標準。他詫異的不是緬亞醫藥集團浪費,這家公司,在這個國度,已經不能用有錢來形容了。
那是相當有錢。
日進斗金不說。
全緬醫保賬戶的資金隨便用。
他驚訝的是這麼點人,就能把這麼大的廠區給運轉起來,一千二,以這裡的標準,扣除行政人員,真正的工作人員不會超過八百。
“自動化,所有原材料會在其他地方製作成統一標準,運過來的時候,就是集裝箱大小的原材料供給艙,全電腦化操作。”
“。。他們哪來的裝置?”
“自己造的。”
“哪來的技術?”
石澤失笑:“呵呵,你這話,你咋不問他們哪來的轉錄原液?如何製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