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旋風的判斷沒有錯,因為研究室還有其他高手。經過大家認真細緻的研究,大家一致判斷黑棋盤面領先8到9目左右。
聽到這個結論後,張大記者神色黯然。在“應氏杯”中,黑棋要貼7目半。如果大家的判斷準確無誤,這也就意味著李小強將以半目或1目半的差距輸掉比賽。
“小強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呢?”
“這裡,我認為很可能是這裡。。。”聶旋風指著棋盤上的一個地方說道:
“在這個地方,小強的招法好像不夠精細,因此吃了點小虧。我認為很可能就是這個地方的失誤,才導致目前的局勢落後。”
“唉,這個小強,平時不是一個很慎密的人嗎?精準無誤的行棋,這不一直是他的強項嗎?他怎麼能在這種關鍵時候掉鏈子。。。”
見張大記者在那哀嘆連連,聶旋風安慰他道:
“你別埋怨小強了,在圍棋比賽中,沒人能做到完全沒有失誤。而且我認為啊,小強出現這種失誤,很可能和“應氏杯”的賽制有關。你要知道,小強的讀秒功夫,那是相當的厲害。可偏偏“應氏杯”沒有讀秒。因此對於在這種賽制中,怎麼合理的分配用時,小強可能就不太習慣了。最起碼他沒有曹燕子那麼有經驗,因此出現一點小失誤實屬正常。。。”
的確,曹燕子是上屆“應氏杯”的冠軍,他對於這種賽制,那當然要比李小強更有經驗得多,。因此聶旋風用來安慰張大記者的理由,好像也說的過去。
不過張大記者聽了聶旋風的話以後,他表情為之一振。在這個時候,他好像想起了另外一個重要問題:
“老聶,你說這盤棋會不會。。。會不會出現罰點定勝負的情況啊。。。”
聽了張大記者的話以後,聶旋風同樣為之一振:
“啊!還真是呀,我怎麼就沒想起這個問題呢。快。。。快去查查,查查現在雙方的用時是什麼情況。。。”
“應氏杯”是每方用時3個半小時的賽制,超過固定用時,那就要“罰點”,每半小時罰2目。到目前為止,比賽已經進行了6小時40分鐘。從理論上說,只要比賽超過7個小時,那麼至少有一方是需要“罰點”的。甚至雙方“罰點”都有可能。
今天的這盤棋,到目前為止才下了180手棋不到。因此想在20分鐘之內結束比賽,這種可能性好像不大。那麼這樣一來。。。這樣一來:
這盤棋很可能會出現“罰點”現象!
被“罰點“的那位棋手會是誰呢?
打探的結果很快出來,張大記者甚至激動到聲音發抖:
“我已經問清楚了,曹燕子已經進入到最後一分鐘,剩餘的20分鐘時間都是小強的。。。”
張大記者的話其實很清楚:到目前為止,李小強用時3小時10分鐘,曹燕子用時3小時29分鐘!
只要曹燕子在1分鐘內無法完成比賽,那麼他就面臨“罰點”。他能做到這一點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與之相反,李小強想在20分鐘之內完成比賽,這就完全有可能!
現在棋盤上的差距,只在半目到1目半之間。現在有了“罰點”這個變數,足以改變整盤棋的結果!
不僅張大記者激動到聲音發抖。在對局室內,曹燕子同樣在發抖,他是手在發抖。
沒錯,曹燕子是上屆冠軍,他對“應氏杯”的賽制非常熟悉。因此他現在非常清楚一個事實:
這盤棋的勝負,已經不是他能夠左右了。他現在只能等待宣判,來自李小強的宣判!
對局室內,李小強靜靜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在做出本局最重要一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