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斜飛上天的光流,彷彿拖曳長長的尾焰,最後仍後發先至,落在青石島上。
頓時,島上一座三層法壇,被光流轟然擊垮。
箭矢貫穿了法壇,再落在地面上,立馬便是個巨坑,塵土飛揚間,露出下方青黑色的石巖,正應了青石島之名。
一座三層法壇被毀,並不僅僅只是讓陣勢塌去一角,失去三十六分之一的靈力。
而是法壇數量因此不滿天罡之數,從完滿變作不完滿,陣勢馬上渙散。
好在,黃天道另有備用的法壇,這時亮起靈光,重新湊足數字,恢復防禦禁制。
但楚羽此刻箭速雖慢,卻例無虛發。
每一箭,必定命中島上一座法壇。
同時,也能強行破開陣勢防禦,在對手完整的防禦面上生生撕開一道巨大裂縫,將黃天道設定的法壇摧毀。
一箭便是一座法壇。
如同點名一般。
楚羽並不上前,只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強勁的箭矢,遠端支援衝在前的上官勝、雷俊、妙意長老等人,同時提防對方的領袖太平道人突然現身。
島上雖有備用的新法壇亮起,但畢竟數量有限,架不住被楚羽這般挨個點名。
上官勝、雷俊、妙意長老等人,這時也先後登島。
他們登島後,也開始陸續摧毀那些朝真拜斗,映照星空的法壇。
如此一來,黃天道的備用法壇也很快消耗乾淨。
而隨著天罡之數再次不滿,島上防禦禁制頓時開始崩潰。
出於保密考慮,黃天道守島主要不靠人力,而是依託島上多年積累下來的各類禁制和陣勢。
但這些都被雷俊等人一一突破。
雷俊當下沒有太多旁的動作,周身上下同樣有大量如星辰般的符籙環繞飛旋,共同構築其鬥姆星神法象,戰鬥風格和武道高手上官勝基本可說是如出一轍。
快速靠近,貼身短打,一拳一腳之間,彷彿都有開山斷河之威勢。
其他人不好說,上官勝當前還留有餘力,能分出一些注意力去看雷俊那邊。
符籙派修士修習命功,又有道門武學傳承,近距離戰鬥力頗為不俗,舉世公認。
但更為世人所熟知者,還是武道修士在這方面登峰造極的表現。
如道家丹鼎一脈、佛門禪武一脈,道家符籙一脈,甚或者巫門血河與儒門經學,都可能有極強的近身作戰能力。
但這方面畢竟比不上專家中的專家,尤其是挪移速度方面,武道修士的平均水平始終獨領風騷。
可上官勝此刻關注雷俊出手,卻發現雷俊舉手投足間,竟似乎都不弱於他這個正牌武道高手。
單純天師府的命星神,至少難有這般快的挪移速度和敏捷身法……上官勝若有所思。
看來,他之前修行的本命法術經過昇華後,在這方面也頗有獨到之處。
上官勝觀察雷俊的同時,天龍寺妙意長老,同樣有關注雷俊。
不過,他手底下同樣不慢,雙掌合十,頌唸經文:
“獅子奮迅俱足萬行如來。”
佛光湧動間,聚合成一頭青面獠牙,面相威猛,卻又流露出禪意的如山巨獅。
獅子一聲吼,整座青石島似都隨之震動一下。
道家有法天象地者,稱法象。
佛門則有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