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國,
有兩位老人門生眾多。
一位是鳳羅閣,執宰唐國相權十數年,堅如磐石。
另一位便是杜憲,原先是公子景的老師,唐公密上位之後,辭官歸隱,著書立說,後來更是在堯城郊外的寒山,創立了寒山書院。
鳳羅閣的門生多為政治攀附,杜憲的門生才是實打實的學生。
杜憲在十紀時代以及禮制等領域的研究,都頗有成果,聲名甚至傳到臨近的雞鳴國、更始國、闕丘國、互市國等等。
被譽為唐國最有學問之人。
像杜老先生這等閒雲野鶴之人,竟來參加公子景的婚宴,轟動可想而知。
“嘖嘖,還是公子景有牌面啊!”
“杜老先生這一出場,便勝過萬千賓客。”
眾人正感慨呢,又看到街道盡頭走來一群人,皆素衣素袍,神情拘謹,彷彿跟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手裡提著雞蛋、鮮魚、雞鴨、冬筍等土產。
“?????”
眾人一時懵逼,不知該作何反應。
“咦,那不是王五他娘嗎?”圍觀者中有人認出熟人。
“王五是誰?”
周圍人頓時圍了過來,八卦之魂瞬間就被點燃。
“跟我一個街坊的,原本是明光旅戰兵,十年前就戰死在幽谷。”
陸續的,
又有人認出相熟之人,大都是生活在東城區、北城區的平民或者底層士族,身份無一例外,都是當年明光旅陣亡將士的親屬。
當然,
有些其實還在庭山,只是被王庭登記為陣亡。
“公子景,莫不是將當年陣亡將士的親屬都請來喝喜酒了?”眾人漸漸回過味來,都不知道該如何吐槽了。
這事,
辦得漂亮!
貴族邀請一群平民赴宴,還是婚宴,在這唐國還是頭一遭,或許會惹來權貴的嘲笑,但圍觀百姓,卻都感覺心裡熱乎乎的。
“公子景,親民,不忘本,好啊!”有人感慨。
“確有先公風範!”
有人憶起,唐哀公可也是以仁慈治國。
…………
“世子,出事了。”家宰匆匆來報。
“怎麼,莫不是有人不聽招呼?”世子建面色頓時冷了下去。
王庭官吏都是明白人,
在世子府發出明確訊號之後,都該明白——這是一次站隊。
“是杜老先生。”
“那個老傢伙?”世子建更加不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