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月礁兩次期末考試的平均成績都在九十分以上。
九月份,月礁升入六年級。月楊在汽修店勤勤懇懇地工作,老闆破例給他開了工資,雖然薪水不高,但總算有了一份收入,月楊很開心,幹得也更加起勁。
忙過了秋收,又在地裡種下了麥子。莊稼人就熬到了一年中最愜意的季節。月礁看著母親每天坐在縫紉機旁忙碌著,她乾的零活根本就掙不下幾個錢,沒白天沒黑夜的幹,眼睛都快熬壞了。
月礁又開始尋思起來……
晚飯間,月楊把一隻撕開的燒雞端上炕桌,今天,他第一次拿到了工資,下班後,特地拐到縣城的市場上買了一隻燒雞。
“哇,好香啊!”月礁看著滿滿的一大盤燒雞說。
一家人圍坐在炕桌旁邊,劉春靜開心地對著月礁說:“今天你哥發了工資,特意買來的燒雞。”
月楊把兩隻雞腿分別放在月礁和母親的碗裡,“以後等我掙的錢多了,天天給你們買好吃的!”
月礁咬一口雞腿,笑著問:“哥,等你以後娶了媳婦兒,掙了錢,還會天天給我和媽買好吃的嗎?”
“哈哈……”劉春靜忍不住笑起來。
月楊抬頭,一本正經地說:“當然會,在我心裡誰也沒有你和媽重要。”
“呵呵!說話算話啊!我和媽記住你今天說的話了。”月礁想起今天自己琢磨很久的事情,看著母親說:“媽,你每天熬活也掙不下幾個錢,不如咱在家開一個蒸饃店吧?”
劉春靜抬頭:“開蒸饃店?”
“你又尋思什麼呢?”月楊問。
“我在想,現在正是農閒的時候,村子裡的不少人忙著出去幹些零活,也有不少婦女每天打麻將。所以這些人大多沒事時間做飯,所以要是咱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能賣熱乎乎的饅頭,不願意做飯的人家買些饅頭回家,隨便湊合點菜,就是一頓飯。咱還可以蒸些包子、花捲、豆包、糖三角之類的。誰家有上學的孩子,中午顧不上做飯的,來咱家買些包子之類的吃食,也不錯啊!”
母子倆兒靜靜聽著月礁的話。
月礁接著分析:“咱村裡,兩千多口人,每到婚喪嫁娶,饅頭的需求量就更大。就現在這個時節,大概每個月都有人家辦喜事。只要咱的饅頭蒸得好吃,價格公道,不愁賣不出去的!”
月楊點頭道:“媽,我覺得這活兒咱能幹。也不需要投入太多,頂多買些蒸屜。再買個鼓風機,再置辦一些常用的傢伙式兒就行了。”
“好!”劉春靜也認同月礁的想法,“好,說幹咱就幹。”
“媽,正好我明天休息,咱們一起去城裡把需要的東西都買回來。下午我再去麵粉廠買幾袋子白麵。”
就這樣,月楊家的饅頭店如火如荼地開張了,劉春靜儘量做出各種樣式的麵食,饅頭、花捲、豆包、素包、肉包、糖三角……
果不出月礁所料,每天中午生意都不錯。劉春靜每天也不會做太多面食,寧可不夠賣也儘量不剩下。遇到村子裡有紅白喜事,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慢慢的,外村的人也會來月楊家訂購饅頭。
一年下來,饅頭店的收入也算可觀。可是村裡人見劉春靜賣饃掙了錢,也開始效仿起來,半年裡村子西頭和北頭又開了兩家蒸饃店。有了競爭對手,生意自然是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