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17章 起風了

方程不知道武朝的底蘊,但這三人心裡門清。

九州各國如今無不設有三大庫。

戶庫,全國稅庫,度支全國錢糧,工程,軍事所用。

內庫,皇室所掌,由內府經營,用於皇室日常。

封庫則是死庫,為了防備各種意外而設,非大災大禍之年,戶部內庫都會往裡押進一筆錢糧,積年累月成為一國底蘊,而儲存媒介往往都是銅錢。

可以說九州少銅,與各國封庫質押了大量銅錢有著極大的關係。

他國封庫中質押了多少武朝不知,但武朝的封庫至少押了千萬貫銅錢,外加上百萬兩的金銀,足以在特殊關頭聯合北通州大倉的糧草,打一場滅國戰爭。

“各國皆有底蘊,不管是為了日後,還是為了當下,封庫裡的銅錢已經擠壓的太多,是時候換成金銀了!下月初大朝後,召集在京三品以上官員開解封庫,先解出二成銅錢再說!”

女帝沉聲說道。

武人莽,但武人不傻,二成解壓銅錢換金銀,這個比例正好,就算事後方程也沒想好怎麼辦,換來的金銀也能用,不會傷及武朝根本。

“陛下,臣有一訊息,具體真假需案牘司探查,不過此事案牘司本身有記!”大司馬開口。

“大概在四十年前,臣還在案牘司觀政,曾接手過一份崇明殿的情報,情報顯示大明商船登陸小九州的神戶地區,與鎌倉幕府進行交易,一次斬獲上百萬兩白銀,以三萬兩黃金!”

夏算盤不解,“小九州與大明之間的貿易,我們都清楚,老張說這些想要表達什麼?”

宋人為鉅富,那開通了海上貿易的大明,在武人心裡就是財神。

宋給歲幣,明朝的沒法搶,但查還是要查清楚,在案牘司的努力下,武朝對於明朝海貿的情況,比大明皇室瞭解的還細,但這毫無意義。

“我說的不是這件事,而是小九州金銀兌換比例,那份情報顯示小九州缺銅,大陸銅銀比是一千比一兩,而在小九州這個比例是七百比一,金銀比更低!”

大司馬說完,三人齊齊沉默了下來。

封庫裡,儲備最多就是銅錢,如果這訊息為真,那解壓出的同等數目的銅錢,在小九州就能換來更多金銀。

“查!”

“查清楚,另通令黃奕,在交易中增加與大明構船的要求,不需要新船,老船隻要能通航小九州就行!”

造船技術,明朝第一,宋人第二, 前者為海船,後者為河船,武朝想要打通與小九州的聯絡,就必須要有船。

“此事問題應該不大,不過有船也需有人,航海一事我們缺人,也缺經驗,從恬津直航九州風險太大,若是在交易加入,商船通航濟州島碼頭的要求當最好!”大司馬提醒道。

九州紛亂,各國發展自身無不存有憂患。

沒有一統皇朝心態,無論是為了發展,還是居安思危,對於四鄰八方的探索不曾停歇。

似遼國觸手就探入河套以方,後唐的耳目則藩過高原進入天竺,綜合實力最強的大明,交趾以西的海域都有蹤跡。

不過知道訊息,不代表能利用好,往往探查得手就會丟到一邊,相關的保密並不嚴謹,從而形成一國所探,各國皆知的局面。

紛紛亂亂的三百年,九州漢人也因此開了大眼。

路可能沒蹚過,但怎麼蹚大家心裡都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