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爭,戰略為先,利益為導,規模大,持續久,但除決戰,攻堅戰等少數戰役,整體烈度其實並不強。
反倒就是環境引發生存戰爭,往往沒有徵兆,臨時戰略服務於生存,那邊有糧就打哪,那邊能讓人活就往哪去,一番搶掠後直接撤走,領土未佔,武人一走當地就是一片爛攤子。
治吧,耗費錢糧,浪費時間。
不治吧,九州還沒一統呢,喪失民心,武朝下回再來,指不定就投了。
武朝常年被鄰國針對,亦是因為這點,在機會的抓取上,漢人傳承的武朝遠比草原更準更強,同時也願意付出。
武朝能有今日的疆土,就是透過這種方式,配以長久的戰略一步步蠶食而來。
“滾了也好,他們防我,我們何嘗不在防他?”李延年看著城門口堆積的馬車,“過去也有沒趕的日子,可這些人都幹了什麼,賊心不死,信了他們,倒黴的就是我們!”
“典型囚徒困境現!”
茶不錯,時間也足夠,他們只需要在日落前感到龍武衛就行,看看樂子也無妨。
囚徒困境?
又是一個新的名詞,一時之間數目交匯。
方程猛地轉過頭來,“行了,別用眼神盯著我,囚徒困境,說白了就是源自資訊不等,經過心理博弈形成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相較於個體,群體更容易產生,並且引發不可預測的後果!”
“就像眼前這一幕!”
方程指著窗外,“三國不放心我們,我們又何嘗放心三國,但就機率來說,來年開春武朝動兵的機率很小!”
“與武朝而言,經歷三百年的發展和治理,除非出現百年一遇的冰災,我們已經不可能為生存發動戰爭!”
“九州十一州,甭管北境,南境,各類產出皆有農耕打底,懂歷史都知道,歷史上的大國,強國,中心無不環繞黃河而建,這一選擇出自兩種考慮,一為對抗草原,二因我們先民早就將黃河兩岸的土地開墾到位,不考慮戰爭,氣候,認為因素,北方土地本可以養活所有人!”
“早年武朝需面臨生存之戰,是因盛唐落幕,草原南下,戰亂都在北方,人口在這過程中流逝,土地,村莊在此消亡,可以說武朝就是在一個爛攤子上建立的!”
“這點你們不反對吧?”方程看向三人。
面對方程的目光,三人連連搖頭。
反對什麼?
反對真實歷史嗎?
盛唐落幕的起因,安史之亂主要爆發就在冀州,幷州,為了解決這場兵禍,唐朝南軍和邊軍,圍著冀州,幷州兩地打了近二十年,什麼都打爛了,什麼也都打廢了。
人死地廢,這是寫進史書的。
事後沒多少年,面對各地起義,李唐皇族再難維持大一統,自身提桶跑路益州,黃河以北盡數落入異族之手。
不是自家的家園沒人愛護,若非幾大氏族相繼建立封國,那將不是一段血淚的歷史,而是黑暗暴亂。
因此武朝內部一直有言論……與其說是皇室收服了四大氏族,不如說是五姓為了生存走到了一起。
在這破敗基礎誕生武朝,除了指望自身,還能指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