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武朝還是缺人,具體說就是農夫,地廣人稀之語不是隨口說說的,漢時,冀,並,青三州可養四萬萬百姓,唐時藉助運河,北境養活了八萬萬百姓,其中幷州一地就養了二萬萬,如今我們才養活了多少,三州人口合起來也不過兩萬萬罷了!”
透過工匠李延年想到了人,人則對映出人口的問題。
土地多,產出多,能養的人也就越多。
萬萬肯定是個虛數,可漢唐留下的黃冊現在還沒儲存,加上一幫瘋批的學子,秦漢交替時一把被火被燒掉阿房宮都被挖了出來,各類佐證的東西太多了。
“八萬萬,有怎麼多嗎?”方程多少有些傻眼。
萬萬之數在虛,那也是億為單位,唐時北境真能養活八萬萬,那那個時代整個九州有多少人口?
李延年搖了搖頭,“真實人口只多不少,我說了八萬萬是黃冊裡記錄了,世家,門閥,士族,大戶,哪家名下沒有隱戶,逃戶,加上逃亡山裡,水泊中的百姓,具體數字膨脹三成都有,北境是被打廢的,百姓失所,流亡中原,我們很難想象八萬萬,可我們的鄰居,宋朝,明朝,治下百姓那個沒有三四萬萬之數?”
“如今天下,人口最多的是宋朝,具體我們不知道,但案牘司有探,宋朝人口至少在三萬萬八千六百萬朝上,加上沒有被編輯其中的,四萬萬都不是上限!”李延庭補充完,直接補了一腳,“可惜人多沒用,骨頭俗了,也就是一批待宰的豬!”
“人口是財富,同時也負擔,不是人越多越多好,關鍵還是要看素質,可朝堂的手段,能將人口運用起來就是財富,用不起來,個人每日的消耗都能壓死人!”方程對此不能在贊同。
前世的東方神秘大國,人口逆天,人口結構中青年更是佔據主體地位,可發展了嗎?能發展嗎?會因此有發展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當人多超過一個國家能夠承受的極限,多出的純粹就是吞食機器。
李延年贊同道,“先生,別看我朝缺糧,好像再難養活更多的人口,實際上繼承與唐朝的耕地很多都被荒廢,青州的情況較為特殊暫且不談,先生你可知道,京畿百姓凡家有功勳者,能分多少土地嗎?”
“三十畝!”
李延年筆出一個六的手指,“基礎的永業田三十畝,一記軍功加五畝,滋生男丁三十畝,女子十畝,當然這是祖上有軍功的!”
軍功制,從武朝立國開始就執行,三百年來縫縫補補,軍功幾乎將整個武朝繫結。
“一家三代,按八口人算,只要有人得功,永業田至少就能佔到二百畝,可怎麼多土地怎麼耕?一年春耕,夏收,夏種,秋收,攏共合起來也就一個多月,別看城外討生活的平民有七八十萬,但根本不夠!”
“這還是京畿!”
李延年拍了拍扶手。
武家,不是持家平民,在怎麼差勁,人還有一門呢,這就像是宋朝的寒門,誰把武家子弟當成平頭百姓,那真的是腦子被門夾了。
就算不能自稱武家,所謂平民出生府兵的子弟,那家事條件也遠在赤腳百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