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武朝被聯合針對,朕如今最怕也是這事!”正德凝視沙盤,眉宇之間略顯憂愁。
“兩淮暴亂,朕不怕宋人在後面搞事,就怕還有宋,楚以外的人,四十年風雲變化,除了武朝,各家都已經從那場戰爭中走了出來!”
“海上的財富過於惹眼,一個暗病在身的大明,最多也就是讓人感到忌憚,可朕這些年做的事,做成的事……”
人心叵測,最不想讓你好的,往往就是你的敵人。
四十年前,宋人一場六國論,將初展九州霸主姿態的武朝打落塵埃,那個時候武朝是強,可只強與軍事,並且人戰略也是先草原後南下, 遠沒到傷害各國的利益,這都能被聯手。
如今的明朝,強盛遠超當年的武朝,而且還是各方面的強,這要不被人算計才真見了鬼。
“當年武朝敗在沒有盟友,遼國沒動手是武朝的幸運,但若是遼國反手,那結局將完全不同!”
王守仁沒提這回盟約,卻提了四十年前那場大戰中,實力第二強,對武威脅最大的遼國。
遼國兵馬強盛,地理位置優越,他要搶先動手,哪有其他國家的事,在當年直接就可以捅穿武朝的防線。
戰爭有很多的意外,可決定性的東西就那點。
似是而非的盟友,都能讓武朝擺脫一場滅頂之災,如今真實的盟友,又將給明朝帶來多少的好處。
“開春之後,武朝使團再入,到時候可以談些別的!”正德贊同道。
武人要明朝的糧食,明人更要武朝的支援,為了整體戰略的安慰,現有的盟約必須在進一步升級,既安武人也安自己。
……
轟!
四日後,清晨,明軍的炮火與旭日共同炸亮東方的地平線,未等守軍有任何的方向,拖著焰尾的火球便砸了下來,下一刻實心的鐵球落下,散亂的撞入城內。
有的砸上城牆,動能失效後,深深嵌入的城牆。
有的落入城中,數座房屋傾倒。
更多則直接衝著城門而去……
一輪不中就兩輪,兩輪不行就三輪,炮火與馬蹄聲並存。
圍什麼城,直接從城門殺進去不好嗎?
打得就是一個措手不及,打得就是一個有心算無心,對峙,後方糧草已有補充,誰還跟你對峙?
趁你病要你命,你自己沒防好,那就活該你丟城陷地,當然宋人也可以玩巷戰,只是宋人玩得起嗎?
半柱香不到,明朝重騎已經衝入城內,重騎重甲,從城門而出快速佔據城門附近每一個方向,與此同時步兵快速進入,至於頭上的炮火則向著城內生展。
炮火如訊號,不等宋人有任何的組織,一場守城戰直接被明人帶入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