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黃家,果真和我爹說的一樣,身子躺了腦子沒躺!”
黃家就算不學宋朝吏族,自身也少不了要聯姻。
軍功至高的武朝,黃家可以從軍中抽手,斷不會絕了軍中的關係。
“怎麼說,動過很快啊,八百斤都開始準備了!”
製造庫的能力黃安心裡有數,都是一幫資歷經驗及深的匠人,手上有功夫,身後有徒弟,可他沒想到搞出了模組化。
模組化,在製造庫上報的公文裡沒提,可常年負責營造的黃安,焉能不知道這種將大物件,拆分成若干小件,最後拼裝的思路來自哪裡。
秦制!
傳說中先秦,能在關外一步步發展起來,除了軍功制,另外一點就是軍功製造,只可惜相關的東西只是流於文字,具體的細節根本沒記載,各國工部多次試驗,卻沒找出正確的路子。
包括宋朝也是一樣。
方程是真的怕他撐不死,又給他塞了一堆功勞。
“單犬試驗過,一頭成年虎斑犬,可與冰面拉動一百三十斤的東西,一口氣前行三四里地!”
“考慮均衡,七八十斤最佳,👋八百斤大概會損失一點距離,可六百斤絕對能成為常規!”
聞言,黃安倒吸一口涼氣。
事情肯定不能卡著單犬的極限來,又不是一波慢慢,狗也是要養育,取箇中間值,拉個六七百斤還真是隨隨便便的事。
扣掉個人體重量,貨物還能上五百斤,半噸資源以半馬的速度在冰面跑直線,那畫面但凡想想都知道有多驚人。
“現在還有什麼問題?”
既然選擇加入,黃安就要發揮自己的作用。
“車架子,常寬還沒定下來,按照先生的推測,寬度窄了裝不了多少,寬了彎道容易翻車,長度也是一樣,外加還要考慮到貨物的裝配,如何取捨將是接下來最大的考驗,畢竟光能拉重,貨物不能裝,不也沒用嗎?”
李延庭不懂這些東西,只是複述方程講過的東西。
“估不準,那就多試,我們不缺人也不缺木材,一個一個試下來,我還就不信了,找不出最合適的!”
大力出奇跡,力大磚飛,歷來都是武朝所崇尚的套路。
李延庭笑了笑,“你真想幫忙,不如去大陸澤一趟,將明後天要試驗的場地協調出來,考慮的越多,後面改起來才方便!”
雪橇具體規格,註定是一個需要長期試驗的事,可眼下的輜重運輸等不了人。
三天的任務!
到這其實已經完成了,不過依方程的態度,顯然還想做的更好,更全面。
……
入夜,大陸澤畔,篝火如星光散落,照亮數里湖面。
犬吠,人聲不斷,時不時便有一架雪橇從眼前飛馳而過。
繞圈,繞圈,再繞圈。
至於時不時出現翻車的情況,站在岸上也沒什麼好說,只是不斷加派人手進行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