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繼續!”
夏老頭微微皺眉,方程與黃安的對話看似沒問題,實際問題卻不少。
首先就是牧場!
邊境草場之所以沒被利用起來,不是無用,而是不敢用,沒法用。
勢力與勢力之間需要緩衝,武朝與燕山三衛,陰山七所之間也一樣,別看這十方勢力在武人,女真人,蒙古三方勢力中討不到好,但其能被留下來,本身勢力也弱小不到哪裡去。
刀刃不分長短,長刀捅死人,短刀也可以用來放血不是嗎?
傷害就是傷害,期間沒有差別。
察覺到夏老頭不對,方程則一臉無所謂,“劃定牧場後,簽下最基礎的契約,我們便可算出半年之後,牧場的大致產出,有所相差,多了我們可內部消耗,少了我們則可補充,總量上終究可以持平!”
畜牧,不是草原的專利,武朝的大牧場半點不少。
太安城附近,靠近太行山的一面,就有數百座大小不等的林地牧場,其中養育無數牛羊馬匹。
沒那點牧場的產出,太安城的肉價早就飛天了。
現殺二十文一斤的羊肉,新鮮三十五文一斤的牛肉,從哪來的?
還是京畿附近的牧場提供,真等肉從草原來,活著牛羊過來路上掉膘十幾斤,這掉的不是肉而是錢,冰凍也有人吃,可相較於鮮活的價格,幾文錢的差距,根本沒有競爭力。
武朝不是其他漢人王朝,百姓窮歸窮,可人均吃肉糧,在九州絕對屬於數一數二的,沒那點體脂儲備,漫漫冬季就足以凍死一批人。
尤其是人煙荒蕪的幷州中北部區域,畜牧業更為發達,在滿足最基礎的米麵消耗後,擁有軍功底蘊的家族,戶戶都是牧場主,區別只在於牧場大小。
若不是幷州北部雨水不豐,戈壁灘塗多與草場,幷州一地的畜牧業便可支撐起整個武朝的肉食消耗。
“羊有品種之差,但羊肉沒有,屠宰只有一個樣,就算存在一些差別,那也對於常年食肉的武人遼人,但對於常年沒有肉食補充的宋人,明人,唐人而言,有肉吃就不錯了,原先就有資格吃肉的,也不在乎多一口草原羊肉!”
“對此,我說品質無所謂,應該沒意見吧!”
方程攤了攤手,目光看向黃安。
黃安搖了搖頭,“對此我不能再同意了,有的吃就不錯了,要什麼品質?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些年也就是我封鎖的厲害,早些年,邊境沒那麼戒嚴,不少邊境宋人,明人,可都是跨境購買內臟,以補油水!”
油水太缺了,沒油水的滋味,是人都感受清楚。
吃好吃壞,那是在有的基礎上劃分。
武朝有資本,所以羊肉分檔,可其他幾國,先解決有無在考慮別的。
再說了,草原羊肉品質本身也不差,太安城內真正有錢的主,吃的可都是來自草原的活殺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