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很久沒怎麼熱鬧了!”
女帝高坐在鳳鸞中,隨著爬坡帶來的視線抬高,逐漸看清城中的情況。
不說人頭湧動,人來人往,至少煙火味比過去濃重很多,冬季來臨後開在對外開放的商鋪也比以往來的多。
“的確很久沒怎麼熱鬧,城中大小商鋪四千八百三十二家,入冬後目前關門的只有一千三百六十三家,比往年少了二千九千家,這些都是以工代賑形成好處,道路寬了,驛站多了,各地物資運輸方便,當然最關鍵還是老百姓有錢,敢消費了!”夏大川同樣坐在鳳鸞裡,太安城內一應資料都在其心中。
每年長達五個月的冬歇,對於武朝各個方面都產生巨大的影響。
寒冷只是方面!
一代代活在北地,嚴寒嚴凍都無法適應,那大家就別活了。
真正形成冬季做不成事,人們只能窩在家裡的,還是因物流中斷,造成了大範圍無事可做。
今年肯定還會停,可絕對比過去停的更晚一點。
而這些變化,不說完全是以工代賑,改善基礎設施的帶來,至少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要是早知道,弄好基礎建設,提高道路的運輸能力,能縮短冬季停工的影響,武朝早就動手改善道路建設了。
可惜,這個世上,哪來那麼多早知道。
“或許敢消費才是關鍵,以前我們的確有些過於摳搜,認為省就是解決財政緊缺唯一答案,卻忘了財政省,百官省,百姓省,省到最後越省越窮,再想開源也沒用!”
人對於未來有著不同的預期,當所有人的預期都不好看未來的時候,節省就會主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武朝的財政問題,也不是直接呈現,那是一步步弄出來,想讓人花錢,關鍵還是要改變預期。
“慢慢來吧,至少目前很多事情都在向好變好,換一年前,面對四五百萬兩的缺口,老夫第一個選擇就是找人開刀,不往自己身上劈,也往別人身上砍!”
夏老頭自嘲道。
與此同時,一陣輕笑聲與鳳鸞響起。
夏算盤掌控下的戶部,做事風格可不就是如此,百姓沒法苦,那就苦一苦氏族,豪強好了,再不行就苦一苦草蠻子,秉持一個鄰居屯糧,我屯刀,鄰居就是我糧倉的行動思想。
“要不,這次再發點錢花花?”年潤一路跟在鳳鸞旁,自然聽到了鳳鸞裡的談話,隨著笑聲落下,話音直接飄進其中。
“要發錢,不應該是你這位新晉大上造發嗎?”夏大川掀開車簾,伸出頭沒好氣的調笑道。
帶領北地邊軍,贏下了北方戰爭,年潤顯然是得了大好處,軍功爵位從更長順利晉大上造,離封爵也就最後差了一步。
這一步夏老頭能不能跨過不好說,可對於剛過四十,已是兵部尚書的年潤而言,還有很多機會的。
“別挑我啊,家裡的地龍都燒不起了!”年潤又怎麼可能接這話。
不過不少人注意到這段談話的官員,則紛紛豎起了耳朵。
錢誰不喜歡?
之前每個季度的加響,已經為他們解開了陳年欠賬,如果能再發一筆的話,接下來的冬天就將好過不少。
倒不是說官員少了這錢,日子過不下去,可誰不希望在嚴寒的雪景中,飯桌上能多上一頓葷湯。
“一個個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夏老頭縮回腦袋。
錢可以發,卻不能亂髮。
好日子才過了幾天了,隨便找個藉口就像戶部掏銀子,真當國債不需要還是把?
“這次就算了,不過馬上冬至了,倒是可以加一筆!”
發了響,無論官員是拿去還賬,還是拿去消費,亦或者是存下來一待來年,只要錢活起來,長久看戶部都是不虧的。
冬至,拜火節,本就是的武朝最重要節日,往常皇室多少多少會有一些表現,只不過以實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