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爐的訊息已經露了,老蒲昨晚傳了訊息過來,手爐暫時列入兵部管轄,今早工部尚書高赫更是派來家丁專門找到黃安,示意情況不變,但前提是需要完成一批五萬件的手爐訂單。
一口氣五萬件的去處,不用想都知道會往哪裡運。
根據目前的實驗,一枚手爐在懷,可讓人在室外保持中心溫度不變,兩枚左右在手,可讓身體不覺得寒冷,三枚到四枚塞進皮襖裡,騎馬跑個半天除開面部外,人不會感到寒冷。
五萬件手爐若是運到魏郡,至少可以在嚴冬裡解放一萬三千人,令他們具備在嚴寒之中活動的資本。
只要馬匹還能機動,那麼武朝重騎兵就可以隨時出動,並且避免大規模非戰鬥減員。
至於代價,不過是每日一二大缸的火油而已。
變化雖小,卻意義頗大,運做好了,在春季攻勢之前,不說完成多少殺敵,至少也能瓦解宋軍的戰鬥意志。
為此,方程已經在使用說明中附上了“敵進我腿,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遊擊真言。
“所有模具做好大概需要個四五天,材料方面也不需要特殊準備,剩下就是手上的功夫,有人打好下手的情況下,老夫一天做出個六七十件沒問題!”牛路看了一眼旁邊的幾位,“他們這幾個,五六十件還是有的!”
精巧活,哪怕有模具完成最初的一部分,也需要時間來完成。
“西郊庫裡,三級以上金銀銅鐵匠,合起來大概有四十八人,加上一些熟手,一天弄個三四千件沒問題!”
“差不多,這收錄說不精巧,他有精巧的地方,說他精巧實則也就那樣,關鍵就是卡扣哪一步,既得嚴絲合縫,又得活釦,熟練的做組合,我們做最後一步,效率還能提升,但也就那麼一點。”
“人不可能不休息,長期一個班組,一天只能算五十件,四十個班一天兩千件問題應該不大。”
眾人紛紛說道,這些師傅或許沒渠道,可常年待在工部,誰還沒點眼力勁呢?
怎麼急大規模製造,不是前線有要求,那還會什麼個情況?
“那就先從模具入手,其他活有的做,班組就弄個三十五個,每個班組五人,四天之內到位,期間怎麼安排你們自己考慮,要回家的找我來簽字!”
黃安一錘定音。
西郊製造庫還有別的活呢,理論上宋人多半不會在搞事,可這主動權不在武朝,因此誰也說不定,防禦所需的箭矢,箭頭,還需要大規模製造,另外還需為之前戰爭消耗進行補給,一堆活在那裡放著,在沒有得到戰場驗證之前,手爐根本不可能火力全開的去做。
“補充一句,成品一件十文,具體如何分配,各班組自己處理!”
五萬件手爐,一件十文,到最後也不過五百兩銀,如果能用這點錢加快製造速度,提高品質,讓質量合格的手爐儘早落到南方軍隊手裡,打出了成績,哪怕工部為此買單,手爐的市場也就徹底開了。
同時解決掉,民間手爐行業最大的賣家宣白樓,往後就是他們框框賺錢的時候。
黃安明顯一愣,不過卻沒有拆臺,“之前一些訊息,相信你們也聽到了,之所以那麼做就是為了更好支援八級工制,我們能做都已經做了,下面就交給你們了!”
五百兩,三十五個班組,一個班組也就十幾兩,這點錢他們完全給的起,再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後續售價往上調三四十文,什麼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