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0章

皮草,皮襖,在武朝完全是兩樣東西,簡單的說一個帶毛,一個不帶,一個底子好,一個邊邊角角,甚至連到出處都有所不同。

窮人套皮,富人穿草,這在武朝是很正常的是。

“如果是我肯定買皮草,哪怕皮草日後保養起來麻煩!”楊應知笑道。

“而這就是消費券,對於戶部來說,一兩銀子撬動原本需要是三兩的買賣,三十稅一收回三百文,對於商家而言,貴而難買的皮草,因讓利買了出去,實打實的入賬二兩二錢,可能賺的不多,但死物變成了活錢,對於百姓來說花了一兩五,買了一件三兩皮草,整個過程裡沒有人是虧得!”

消費券,絕對是一本大殺器。

不管是由朝堂來發放,還是有商家來發放,讓利部分只要真實存在,必將大大刺激經濟發展。

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的,沒有需求創造需求,對於美好的東西,窮人不是不想賣,而是沒錢賣。

“當然,我剛才只是舉例,真要發放消費券,肯定不能用在皮草上,不說買回去怎麼保養的問題,就說放開了來,城中廉價的皮草才多少,當有人能底價買到的時候,註定有人底價也買不到,真實適用的場景還是在皮襖上,成年老皮襖,換成新皮襖,這就非常合適了!”

一件皮襖傳家當的情況,與武朝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似楊應知身上的那件,至少也是傳了五六年的,當然楊應知這件的底子比較好就是了。

“有道理!”

楊應知對此不能在認可。

別說平頭老百姓了,一些已經落魄的家族,哪怕有軍功爵位在身,但因為需要養的孩子多,每年淘換衣服也不會往成衣鋪去,舊皮鋪才是百姓購買皮襖的首選。

“然後就是農具,餐飲兩塊,當然這不僅僅靠我們想,還需拉攏商家配合讓利!”

庫存是週轉的大難題,武朝過去的市場因為缺少流通現銀而缺乏活力,可相關產出還是恆定不變的。

之前為國債券抽獎獎品,案牘司就已經翻過各地倉庫,裡面堆積了多少東西,兩人心中很清楚。

“具體暫時不急,這事先讓我上報上去,快的三四天,慢的話五六日必有回應!”

楊應知不知道平民是怎麼想的。

單他知道的,這段時間太安城內買賣非常旺盛,太安城府衙,為了應對接下來消費浪潮,晚上特地留了東門沒關,二千多沒關門的商家,白日將店鋪中的貨物銷售一空,夜晚連夜從太安倉內運入商品補充。

將心比心,想來那些老百姓也想消費。

……

“夏尚書,案牘司那邊剛剛遞過來的條子!”

迴轉戶部,夏大川還沒坐熱坐墊,一文書便捧著一張條子走了進來。

“放著吧!”

翻開需今日完成的奏章,夏大川隨口的說道。

年底了,花錢如流水的同時,也許為整一年做總結,為來年做鋪墊,夏大川不需要勞力可他需要勞心。

戶部需要盯得地方很多,但能盯死的地方很少,太安城對於戶部而言就是一切經濟政策的試驗場,這裡的發生情況,雖不足以全面反饋武朝各地的市場變化,但也足夠發現問題,找出問題了。

就說這幾日內掀起了消費浪潮,成交量暫時還沒有,可各地城門統計進城人口,單日就破了一萬三千人,日常這個數字在六千,畢竟太安城本身也在消耗,沒有源源不斷的人流入,坐吃山空不到半個月,市面上就什麼都沒了,需要有人將東西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