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9章

這東西,老朱家沒出現大家還無視,可在老朱家成功過一次後,誰還會讓他發展。

打!

因為靠著楚國更近,幾家商議之後,楚國動兵直接將司隸南部整個吞了下來。

同年,武朝對外征戰,不過不是南下,而是北上,十萬大軍,配十六萬府兵,與三年後一口將幽州拿下,自此晉升九州第一個盤踞四州皇朝,但同時也成為了各國眼中釘的。

眼中釘就眼中釘,已神格為戶部右侍郎,領戶部尚書的方程,繼續埋頭髮展。

經過兩輪五年計劃,武朝內動力逐漸強大,方程只需要把控好方向,就算全境封鎖也不影響武朝內部發展,關鍵還是貨幣改革。

貨幣改革一旦完成,確定銀本位,武朝內政殘缺的一腳就將徹底補足,不過很遺憾的是有些人沒等到今天,更沒看到現在的武朝。

自感風華不在,光陰流逝的女帝,在離開張賀葬禮現場後,頒佈了責任內閣法案,將模糊的相權徹底固定化,交給朝堂。

按照責任內閣法案規定,內閣內除責任首輔外,當有軍機大臣,軍務大臣,總理大臣,支度大臣及三到四位內閣成員組成,每任五年,最高連任兩年,君主有權解散重組內閣。

在這第一屆責任內閣中,方程直接出任總理大臣,將身上原本責任具體化,明朗化,更方便其做別的,而跟隨方程一同進入首屆責任內閣,還有楊應知為副輔,有資格參與內閣大會,不過只是聆聽,沒有決策權。

責任內閣配上五年計劃,所能調動的權利再度放大,具體力量透過行政,財力不斷下放,打通政策與百姓最後一公里。

但很可惜的事,武朝安穩,不代表他國安穩,面對經過十六年快速發展武朝,好兄弟遼國坐不住了,盟友明朝也坐不住,雖沒明面上撕裂盟約,可暗中鉗制越來越多,甚至為了對抗武朝,遼,明都開始漠視,後唐,楚國對宋土動兵。

步步壓迫之下,武朝境內鷹牌思想徹底抬頭,快速發展所掩蓋的問題暴露,經過兩輪擴軍如今有七十萬常備兵力的武朝軍方,誰什麼也不願意再避讓。

就連到內閣內部,對於方程繼續種田的想法也出現分歧。

那還怎麼搞,打嘍?

方程這是性格求穩,而不是一點脾氣都沒有,內迴圈沒問題那就打了,十六年的家底累積極為充實,全年不生產方程都把握養活武朝百姓一年,只是戰爭他真的不怕。

奉火起,戰亂生,大軍出擊的同事,第四輪擴軍開始,老兵迴歸,新兵入伍,三十萬後備精銳與各地集結。

而外界的一切註定了,接下來將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自此,武朝徹底捲入戰火之中。

生產困難,破壞難,縱然是當下的武朝也擋不住九州戰亂的波及,好在各方勢力勢力,人心不統。

率先挑起戰火的後唐,因過多對內壓榨也最早的下了臺桌,躲進巴楚之中再也不抬頭。

緊跟著是遼國,常年高壓反噬,遼國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崩潰,對於這位盟友,武朝除了含淚接受遺產外什麼都不做到,可隨之而來卻是更慘烈的戰爭。

七年,整整七年。

一代人丁落幕,九州格局徹底改變,尤其是宋,遼兩國的教訓,令各朝都發自脊骨感到陰寒,紛紛從戰爭中撤手。

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戰爭的結束,而不是一切的結束。

十年,二十年後,當這段歷史被遺忘,或許還會有慘烈的戰爭爆發。

歲月無窮,方程最終在四十六歲走上內閣首輔的位置,但同年他也送走了自己的姐姐。

七十歲,對於一名帝王已經不算短暫,但對於方程而言這真的很短。

扶侄子上位之後,所有人都感受到帶領武朝步步高昇的首輔變了,變得不在有那麼大激情,變得不在有熱血,五年後任期結束的方程消失與神山之中……(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