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日產三千石,鐵礦,碳火不缺,便可日夜連產,我們能撐到開封庫,就是買了一批給明朝,相信這樣的買賣日後還會有。”
日產三千石的鐵料,出爐就是十鍛以上的質量,這才是只是一處基地,全年累積相當於武朝去年總和,再投個一兩處,武朝的鐵料價格至少能壓下三四成。
鐵料真正消耗還是民具,一想到之前拿到的奏報,她這種沒野心,只想當好這一班,將武朝皇位傳承下去的帝王,內心深處也不由點燃武霸九州的信心。
“三千石,十鍛鐵?”老蒲舔了舔了舌頭,整個人感覺像是夢裡,“賣,明人既然想要,那就賣,技術不露,這些可都是錢啊!”
冀州有大量鐵礦產出,早年只是缺少利用的技術,如今高爐出現,那就不再是問題。
相較於銀子,鐵料雖然易得,可價格真的不低,所用的領域也更大,運做好了,完全可以撐起一條新的財路。
“此事具體如何操辦,還需要商議,不過朕覺得,期貨是一極好的選擇!”女帝笑道。
聽到此言,老蒲那還不知道女帝想什麼,“期貨規則明朗,可習慣需要養成,這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問題,鐵料肯定是要對外輸出的,因為我們沒錢!”
“是的,我們沒錢!”
“不過早期,我們當對民生投入更多,再低價滿足自身之後,保證民力之後,再以期貨交易方式輸出方為最好!”
老蒲給出一個相對中肯的建議。
武朝不是不想有長遠的規劃,而是財力羸弱的武朝根本規劃不起來。
底子太薄!
先得找機會活下來,不然說再多也是白搭。
“朕也是怎麼想的,眼下的關鍵還是以工代賑,有了高爐之後,朕想象整體規劃至少能提早半年!”
三年的規劃,在不損民力的情況下,依靠工具提前半年完成,武朝是絕對賺的。
只要完成,糧食產量上升,道路貫通,武朝才能獲得更多活力與資本。
……
“這怎麼可能?”
“該死的,我看到了什麼?”
“我的天啊!”
一群二代圍在火堆旁,看著被人扒開的灰燼,所有人都顯露了瘋狂與懵逼之間。
瘋狂在於,灰燼中出現了類似舍利子的結晶。
懵逼在於,這團火是他們自己燒的,坑是他們自己挖的,整個過程沒人離開,羊羔體內也肯定沒有這結晶。
那麼這些結晶是哪裡來的?
或者說,這結晶是什麼東西?
難道,莫非真的會是舍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