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章

順嘴就能解答的問題,可不就是武朝現在希望的情況?

商人雖然不事生產,可人的貢獻也不少啊!

東鎮便宜,西市貴,因為有商人兩地的貨物流動了起來,可沒了商人在中間穿插,東鎮的百姓能怎麼辦,只能看著貨物爛在手裡。

明朝要抑商重農,是因為明朝海商的勢力太強了,士族都壓不住,只有軍中貴族才能壓海商一頭,而壓下也只是人在境內的活動,商船出了海,大海商去了南洋,明朝是真的拿人沒辦法。

反觀武朝,缺的是市場活力,缺的是將原材料轉變成商品的人。

“過去,氏族豪門,內府,也在做生意,可惜人有惰性,同樣投資的兩筆生意,一筆可以賺取三成的利潤,一筆只能賺取一成的利潤,不需要考慮別的,大家都會選擇賺的多的,而往往利潤大的買賣,都和百姓,國力無關,就比如戶市……道路開始不設關卡,資源也可以放開了賣,可這裡真的就沒門檻了嗎?”

哪能沒門檻啊?

誰都知道想要參與戶市的隱形門檻極高,身後沒有勳貴,氏族的支援,人根本籌不起一直能行走北方的商隊,至於搭隊一同前往邊關,沒點關係誰搭理你啊?

“可隨著錢莊的鋪開,道路的擴建,情況變得不一樣,過去被氏族豪門不落在眼裡的買賣,如今由地方武家來補充,錢從錢莊裡貸款,一筆一結,道路可以通了,跨縣,跨府交易暢行,賺的不多,可架不住能參與的人多,不需要全面調動,只需要調動一點點,窮苦了多年的武家,哪怕自身力量不足,他也可以聯絡其他人,聚眾而行,只要願意去做,終究會有收穫!”

武家,相當於明朝戶籍中的軍戶,不同於明朝強制的軍戶制度,武家子弟是發自內心想要參軍入伍,因為參軍後,靠著軍功制武家子弟可以實現自身各類願景,簡單說就是有大的能耐吃多大的碗,根本不用擔心被人貪墨軍功。

人想要積極著活著,預期很重要。

軍功制,保障了預期,自然有的是人願意投軍。

從而導致整個體系下,最底層的武家,常年保持旺盛的武力,十六歲到五十歲的武家子弟,無論是否有軍職在身,只要一聲號令隨時都可以走上戰場。

這股龐大力量,過去被武朝簡單用於軍隊,地方維穩,實在是有些浪費。

方程再提出“儲蓄有利,貸款付息”概念的時候,針對的所有武人,可真正針對還是廣大有人,有頭腦,有背景的武家子弟。

只要讓這些武家子弟,投入經濟活動之中,必然可以將武朝僵化的市場經濟盤活,至於盤活後帶來負面的影響,什麼軍人從商的弊端,那都是很遠很遠的事。

而且這弊端,未必會在武朝爆發,因為武朝府兵選拔,正兵的入伍流程是到目前來說是非常公平的。

戶戶出軍人或許做不到,但族族有武家這一點,武朝已經做到了,大不了有錢了再擴軍唄。

就武朝如今常備兵力,也就是靠著過去打出去的威望在對外威懾。

四十年前參與那場戰爭的老將沒死,威懾猶在,可伴隨著那批老將逐漸凋零,深刻的記憶不在,還怎麼威懾?

人終究是善於忘記的。

到時候武朝但凡還想保持國內穩定,就必須增兵,如果要開啟對外戰爭,各項兵力至少要達到百萬。

如此巨大的冗餘擺在哪裡,有什麼好擔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