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們人不懂以外,其中還涉及到人員的問題,太安倉,北通倉養了多少人?恬津港搞好了,所需的勞力會少……”
機械化的港口,各類員工合起來都需要數千人,更別說在這人力為主的時代了。
太安倉,養了勞力一兩萬人,養活了對等的家庭。
北通倉的規模更大,養的人更多,三百年來倉外幾個臨時的落腳點,如今都升級成了縣,而且一水的都是上縣。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港口一開,天知道會聚集多少勞力?
勞力便宜歸便宜,可隨著人到來的形成問題,只會越來越多,光一個吃喝就足以讓人頭大。
“將管理交給商人,事情難道就解決了?”年潤多少還是有不願意。
“別忘了小鬼難纏,我們來管理碼頭,小鬼的問題就是我們問題,明擺著端不平的水,何必我們來端?”
“理是怎麼一個理,但我們的權益怎麼保證?我們來做事,水端不平,至少該給下去還是會給下去,可那些商人,他們會願意養那麼多人?”
“這一問題,在開放戶市的時候,不就已經有模版了嗎?”方程提點道,“明人透過漕幫管理碼頭工人,我們則透過僱傭制來解決,在我們的地盤上,這點難道還不能保證嗎?”
“可我還是覺得,這事不好辦!”
興建一座碼頭需要投入的資本太大了,那不是幾萬兩,十幾萬兩可以解決的,就算按照方程分步去弄,前前後後投入至少也要七八十萬兩,甚至上百萬都有可能。
這錢做什麼不好,丟到武朝,給武朝修建一個港口?
這是什麼精神?
捨己為人的精神,明人有那麼高尚嗎?
“明朝海商,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如果這一瓶頸無法打破,商海集團不可避免走向衰落!”方程勞神在在的說道。
“你是在給我開玩笑嗎?”
明朝海商明明發展的蒸蒸日上,誰敢言其進入瓶頸,還說要衰落?
“不是到了瓶頸,他們為什麼開始北上?”
“沒人嫌錢多不是嗎?”年潤給出自己解釋。
“行吧!”
聽著年潤的解釋,方程清楚無論他怎麼解釋,年潤都不會理解。
年潤從九州來看明朝,方程則以全球的目光來看,得到的結果自然是不一樣的。
說到底,還是受到天朝上國,九州物華天寶所影響。
就目前,遼國,後唐沿陸地向西的勘探,配以明朝,楚國海上通道,異界九州的世界版圖其實已經探明瞭大半,餘下地圖迷霧,不出意外的話,應與前世的大差不差。
明朝海商往西將會被崑崙大陸所阻擋,難以進入極西之地,往東則會被浩瀚太平洋所擋,難以進入新大陸。
這不是瓶頸,這是什麼?
可這一點年潤顯然看不到。
面對方程突然不在堅持己建,年潤一下子無語了,按照他的想法再嗆兩句,他就可以順勢將碼頭丟給方程,可現在方程縮回去,一時間年潤著實有些麻了。
深吸了一口氣,年潤最終表示不裝了,“如果我將碼頭一事,交給你,你能做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