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農轉非,鄭村民終於可以放飛自我,這會兒老師講什麼完全聽不進去,眼睛一直盯著班裡兩名女工的背影發呆。
趙偉技校畢業四五年了,一直沒上班,檔案在勞資處掛著,估計也是家裡在並鋼能說得上話的。
也許是覺得家裡有點關係,又在社會上散漫了幾年,就不太好好聽課,除了聽廠史安靜了一會兒,其他時間一直坐不住,好像屁股下邊有顆釘子,當他發現鄭村民一直盯著那倆女工時,湊上去低聲說:“老鄭,這樣的你也能看上?那倆女的長得比我還像男的。”
鄭村民呲牙一笑,牙齒明晃晃的白,趙偉一愣,道:“你老兄這口大白牙挺招人啊。”
寧向東本來還想著認真聽聽公司的制度,結果發現趙偉說話不走尋常路,也側著耳朵聽起來。
“你老兄知道咱們分哪個廠嗎?”趙偉發現鄭村民不愛說話,就故意找大家都關心的話逗他開口。
果然鄭村民搖搖頭:“只要不分到耐火材料廠就行,假如命不好分過去了,千萬別分到鵝關礦,去了那兒就回不來了。”
“鵝關你以為想去就能去啊,那兒主要是當地人,又不用遷戶口,工資還高,主廠派過去的人去都被攆回來了。”趙偉輕蔑地一笑:“我聽我爸說了,咱們三班很可能去連軋廠,那個廠是剛成立的,一水兒的日產裝置,雖說是七十年代的產品,但在冷軋裝置裡算是世界上先進的。”
寧向東的母親是並鋼設計院的,他多少知道點並鋼整體的科技含量,聽說引進了日本七十年代的產品,心裡也暗自一驚,雖然現在是九十年代了,但這種大型裝置更新不是很快,短短二十年發展可以忽略不計。
並鋼一直在流傳與日本日新鋼鐵株式會社合作的訊息,但始終沒有沒看到冶金部的檔案,倒是總廠確實接待過前來考察的日本企業。
這麼看來,並鋼與日新合作的最大的可能是不鏽鋼專案,不然成立冷軋廠幹嘛?現在冷軋薄板在南方銷售火爆,不但地產工程上有大量需求,基本民生用品也得到了系統開發,鍋碗,刀剪等等非常暢銷。
當全國市場全面鋪開後,這將是個巨大的藍海。
但是南方小廠的產能不足,同時也缺乏原料加工水平,只能大量從國外進口板材成品,自己再根據訂單需求加工生產,這樣一來最多賺個工錢,造成國家外匯儲備流失的同時,很容易產生同質化競爭,進一步惡化市場的良性運轉。
並鋼如今上馬不鏽鋼專案,將完全彌補國家在特種鋼方面的短板。
鄭村民張著嘴像吃了個大雞蛋:“我爸說,就這個廠最好,他臨走前在並鋼廠區裡轉了轉,當時正建這個廠。”
並鋼主廠區佔地十幾公里,但如果把所有分廠都包括進去,大概有二十七八公里,同時整個廠區採取封閉式管理,外來車輛嚴禁進入。
並鋼擁有自己的公交公司和通勤班車。
和城市裡一樣,廠區公路沿線設有公交車站牌,職工在廠裡乘坐可以辦理月票,鄭村民的爸爸在並鋼幹了一輩子,臨走前特意借了照相機,花去一整天時間,乘坐公交車,在每個廠門口拍了一張合影帶回家,鄭村民沒來之前,早已對這座父子兩代人工作的大型鋼鐵企業充滿了神往。
寧向東也很驚訝:“那咱們運氣不錯啊。”
趙偉撇撇嘴:“你們都覺得好,可我不想去,我想去運輸公司,開自卸式大貨車!”說著,兩手擺出握方向盤的姿勢,嘴裡嗚嗚地模仿著發動機的聲音。
他一時得意忘形,聲音有點大,前排同學就轉過頭來看,隨後一根粉筆頭划著優美的弧線,正好打在他腦門上,濺起的粉末點出一顆白色的美人痣。
講臺上,培訓部老師正怒目而視。
雖然是老師,但廠總培訓部臨時客串的老師和終日在學校裡尊師重教環境中待著的老師不可同日而語。
講臺上的這位,儘管戴著眼鏡,但是短袖外邊裸露的肱二頭肌,看上去完全像個體育老師,還是教舉重的那種身板兒。
趙偉抻著脖子躍躍欲試了幾下,最終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還是縮回頭,做了忍者神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