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關礦的辦公室在梨樹坪村,蛭石礦就在附近的一處山裡。
蛭石是一種天然無毒的無機礦物,成品顏色黃褐色,表面有云母狀的反射光,開採出來以後,還需要高溫燒製才能變成適合使用的膨脹蛭石。
鵝關礦生產的蛭石經過嚴選後,質量上乘的幾乎都被並鋼耐火材料廠拉走使用,用於生產高爐內部需要的耐火磚,這些耐火磚的最高使用溫度可以達到一千一百度左右,完全能夠實現並鋼的自產自足。
所以,儘管鵝關礦位於荒山僻壤,但因為蛭石的不可或缺,使得耐火材料廠在並鋼各個分廠的組成結構中屬於相對重要的地位。
212司機把車子停在村口一片平整的場地後,看到寧向東只揹著一個雙肩包時,才吃驚的問道:“怎麼沒帶行李過來?”
“不是廠裡給配發嗎?”
司機連連搖頭:“那些破被褥哪能用,多少年都沒換過棉花了。”
寧向東一聽,明白礦上的條件有點差,說道:“先湊合著再說吧。”
“就怕你連湊合也湊合不來。”
村裡的路全是土路,只是一些坑窪的地方鋪了石板,看著上面雕鑿的痕跡,寧向東問道:“村裡有石匠?”
“有,”司機重重的點頭:“有正經的好石匠,會雕刻的那種,只是這些年都被吸引到山外邊去了。”
梨樹坪以前有祖傳的石匠手藝,計劃經濟時代都在村裡待著混大鍋飯吃,現在好手藝的都出山賺錢去了。
培養一個石匠要從小開始,師傅們都走了,小學徒沒人帶,如今面臨著斷代的危險。
這種現象在改革初期的年代裡非常普遍,看到自己身邊有人致富,就都想著掙快錢,沒人願意花時間下功夫吃苦學藝,傳統技藝停滯發展了很多年,直到後來,隨著改革深入和思想的成熟,很多人漸漸開始迴歸,並且一些青年人也開始學習傳統技藝。
“到了,就是這裡。”
寧向東順著司機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眼前一座破敗的院子再次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
剛才在山下的陳村鎮所看到的破舊程度,跟這裡相比簡直就是豪華。
司機在旁邊觀察著寧向東臉上的豐富表情,樂不可支,他太熟悉這樣的情景了,幾乎每個人第一眼看到蛭石礦的辦公地點都是這樣。
送到這裡後,司機原路返回了,他還得返回陳村鎮。
雖然回去後就天黑,不需要再送人上來,但是他也不願意在礦上留宿。
寧向東看著司機的背影,心裡有點忐忑不安,這裡的條件,恐怕真的很差。
走進院子,裡面空無一人,迎面是一排磚房,雖然也有些破舊,但是比院子的土坯牆好多了。
每一個房間門口都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各個辦公室的名稱。
寧向東找到掛著勞資科牌子的房間敲了敲門。
沒有人回答,從窗戶裡望進去,才發現裡面沒人。
站在門口等了一會兒,忽然聽到不遠處的房間裡隱約傳出喧鬧聲,寧向東走了過去。
房門虛掩著,裡面有四個人正圍在一起,每人手裡五張撲克牌,這是並原廣為流行的遊戲,叫做“挑五片”,遊戲規則是誰先打完手裡所有的牌誰就贏。
一個戴眼鏡的人看到寧向東後,把手裡的牌一扔,大聲嚷嚷道:“先不玩兒了,報到的小寧來了。”
眼鏡走到寧向東身邊,和他握了握手,說道:“我姓林,勞資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