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樣的回答,三人面面相覷,心裡都是一沉。
尤其是寧向東,他早年曾經在山裡呆過,很清楚一條爛路對農村意味著什麼,看來這大李莊的生活狀態令人堪憂啊。
找不著車就用大車,裴頌馬上給廠裡打了個電話,讓人派一輛雙排客貨車來縣城廣場,計程車扎堆的地方接他們。
廠裡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就來了輛藍色客貨車,司機一聽三位領導要去大李莊,不由連連咧嘴,裴頌一看這表情就明白了,連客貨車司機都頭疼的路,可以想象得有多難走。
臨行前司機讓裴頌和寧向東坐後邊,最胖的陸清宏坐前邊,後半路非常顛簸,坐前邊還舒服點。
剛出縣城路況還好,都是平坦的柏油路,不過一共走了沒兩分鐘就拐到一條沒有名字的土路上,道路狹窄不,兩邊還都是玉米地,而且玉米長的足有一人多高,坐在駕駛室裡,只能看到一片綠油油的秸稈,路彎彎不知去向何方。
陸清宏南方人,那邊從來不種玉米、高粱這樣的粗糧作物,眼前的情景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他坐在前排視野更好一點,越看越覺得震撼。
“難怪河北這地方過去是根據地,就這些玉米長起來,鑽進去百十號人,一點也看不出來啊。”
開客貨的司機也是個上歲數的人,因為裴頌在車裡坐著,一開始很拘謹,後來瞭解到陸清宏和寧向東是從並原來的,他知道這廠子屬於寧寶隆,更是把這兩缺成上級派來的,本來是問一句才答一句,嚴守司機本分,可時間長了就憋的好難受。
這會兒陸清宏自言自語的大發感慨,老司機立刻自作主張當做跟他話,馬上開口道:“這些玉米長成現在這樣就不叫玉米地了,叫做青紗帳,不是有首歌嘛,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青紗帳裡,遊擊健兒逞英豪……”
寧向東一聽也來了情緒,把身子往前湊了湊,道:“我爸媽在保定,打回來電話時也聊過,去白洋淀玩了玩,我時候聽過的雁翎隊的故事,就是的白洋淀。”
這下車裡圍繞著晉察冀根據地的話題開始了,陸清宏越聊越激動,連連著:“這裡才是真正的老區啊!”
“俺們老家那才是老區,山東臨沂,沂蒙頌裡救傷員的事就離我們村不遠,”老司機哈哈笑著反駁道:“你們知道那個傷員是誰嗎?就是現在的遲浩田。”
《沂蒙頌》歌劇全國人民都知道,寧向東時候還看過改編的人書,只是萬萬沒想到,故事裡的戰士原型竟然是遲浩田!
“那你怎麼跑來河北了?”寧向東驚奇的問道:“山東現在發展的更快啊。”
“咳,我都來了大半輩子了,家都安在這兒了,山東現在再好也沒打算回去,哪裡的黃土不埋人,比如你們去的大李莊,就那樣的環境,他們不照樣捨不得走……坐好!”
隨著一聲“坐好”,客貨車咣噹一聲騰空而起又重重落地,幾人被顛的哎呦我去還沒住口,又一陣顛簸襲來。
去大李莊那條所有司機提到就頭疼的爛路開始了。
寧向東坐在車裡東搖西擺就像坐船,他抓著扶手努力坐穩,伸長脖子往前面看去,才發現這條路是條土路,被來往汽車碾的亂七八糟。
有的路段鋪著石子,大概是有人曾經修補過,遇到這樣的路面更痛苦,車輪走在上面就像爆炒黃豆,一路上嘣嘣的亂跳。
 感謝老虎,魚生愛好者,尾號書友的月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