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雖然不識字,更沒考過什麼證,但有一雙巧手,家裡很多用具都是他親手打製的。
爺子孫三代人,共同討論,半天時間,就完善了這個機器的設計構造。
對於這個裝置應該怎麼製作,他們心裡大概有個譜了。
當然具體的尺寸,還得真正試製出實物,進行試驗調整。
“先別忙活了,來吃飯吧。”奶奶慢悠悠的走過來,喊他們去吃午飯。
這個事不是一蹴而就能辦成的,幾人起身,洗手吃飯。
中午吃飯的時候,景玉明主動提起了自己上學的事情。
“爸,昨天你說要找關係讓我去臨山中學,我覺得不用,我就想在清江中學。其實在哪裡上學都一樣,最主要還是要看個人的學習態度。”景玉明表明他的態度,不去臨山中學,高中就在清江中學讀就行。
對於讀書,景萬勝很是看重。
他搖搖頭,認真的說:“清江中學和臨山中學的差距可真的太大了。就說今年,清江中學一個考上慶華和京大的都沒有,但臨山中學,有三個。師資力量,還有學生素質,兩個學校差的太遠了。明明,聽爸爸的,就去臨山中學。”
在他心裡,要為兒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
默默的嘆了口氣,景玉明不得不做個槓精:“可是,剛叔叔家的孩子,在臨山中學,成績也不行啊。之前你不還說過,剛叔叔的老大在臨山一月就花上千零花錢,結果成績還是墊底,光交女朋友了。”
景萬勝頓時語塞。
這是事實,董亞剛的兒子在臨山中學打架、戀愛,堪稱清江縣在讀學生的扛把子。
因為他,董亞剛三番兩次的被老師叫到臨山挨批。
要不是財大氣粗,估計他兒子,早就被開除了。
看老爹不說話了,景玉明趁熱打鐵:“爸,媽,我之前出車禍,才真的感覺,能有親人陪在身邊,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不想離開你們去外地讀書。”
清江中學教育水平確實不夠好,不過景玉明內力是個成年人的靈魂,他相信自己能夠自律起來,依靠自己努力,考個好大學,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他這話一出,林秀就坐不住了。
反正現在他們手中也算有點資產,南邊的那塊地皮就算賣了分錢,也能分三四十萬。
何必要兒子去外地受苦。
她立即開口說道:“就讓明明在清江中學吧,咱們守著,就算學不好,也長不歪。”
景金維和李雲青也紛紛開口,不願意讓景玉明去外地讀書。
見狀,景萬勝也只好無奈的說:“行吧,那就在清江中學。反正明明本來就是考了這裡,我今晚就去找找林三舅。”
他口中的林三舅,是指清江中學的副校長林立本。
林立本和林秀是一個村的,算是有點曲裡拐彎的親戚關係。
“對了,明明,你啥時候去上學?”景萬勝又問了一句。
景玉明毫不猶豫的說:“等軍訓結束了。這周結束,下週正式上課,到時候我就去上學。”
關於他上學的事,就此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