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共情心理呀,悟空想起他帶著鈴鐺在這山下耗著的時候那種無助感,這就移情到鳥身上了。
頭上頂著個乾草搭起來的鳥窩,下面長了點兒青草牙子,餓的時候就啃兩口草,無聊的時候逗逗鳥。
這是白天,到了晚上。
人逢秋來傷悲起,悟空那是到了晚上就開始傷感自己,前些日子還沒事兒睡覺睡得可香著呢。
但不知道是不是秋天快到的原因,悟空這心也跟著一天天抑鬱了起來。
白天無所事事,看天看地。
晚上就傷心起來,眼淚都是不要錢的向外灑。
悟空落到這個田地也不知道該說是他罪有應得,還是天道不公。
另一邊兒觀音大士帶著沉睡的金明墨,回了南海普陀山紫竹林潮音洞。
木叉二太子惠岸,操縱著雲將金明墨沉到了那蓮花池子裡。
荷葉開散,將人遮擋的嚴實。
荷花蓮葉滋養著金明墨,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觀音還要去趕赴蟠桃宴會自是不會再行耽擱。
駕蓮臺離去。
紫竹微風,明月千里。
千里明月掛相思,嫦娥依舊思念著天蓬,紫金想著如果能和悟空再見面一定要聽到悟空親口的拒絕才死心,悟空看著明月想的則是花果山。
春去秋來,寒暑輪轉。
金明墨依舊在沉睡,悟空頭上的鳥兒卻是換了一撥又一撥。
悟空也終於靜下了心來,思考他是不是真的有做錯了。
時間會讓人長大。
大西天處,梵音處處可聞。
我佛真諦,可證長生,可渡萬千苦厄。
只是這如此莊重之地,偶爾也會出現一些並不莊重的事情。
比如,呼嚕聲。
這大西天處不同於天宮,呼嚕聲響起可以說是回聲陣陣,餘音繞樑,不絕於耳。
我佛如來停下講道,觀向聲音來處。
正是如來最得意的的大弟子——金蟬子,當下是人人噤若寒蟬。
即便是金剛羅漢,此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金蟬子。”聲若洪鐘,迴響不絕。
就如同每個在課堂睡覺被老師抓包的學生一樣,金蟬子也是一個冷顫驚醒過來。
“弟子在。”
跪伏在佛前金座之下。
“我有妙音真諦,你可聽聞以不墮輪迴,不染因果。你今日之為,實乃不知珍惜我法。也罷,我今便罰你入塵世,去普渡世人,你且去吧。”
我佛慈悲,願渡世人於苦海,然須經劫難,才能得知此經來之不易。
“弟子尊法旨。”金蟬子臉上無悲無喜,悠悠然領了罰也算是不以己悲的大心性者了。
叩拜之後,起身,轉身,一步一步邁入紅塵當中,自此大西天處再無金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