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6章 離世

江白伊道:“這就是……依法治國了。”

江白川亦深深地垂下了頭,道:“孫武當年之所以能夠百戰百勝,就是因為軍紀嚴明。”

明竹在子國一直都實行法治,他嚴於律己,在殺茵素的同時,也上表朝廷,要求處置自己,自貶三等。

所謂當下政治,信奉儒家學說,儒家學說,有經有權。

經,是不能變的。

權,是可以變的。

政策要有嚴明性,也要有靈活性。

一場軍事行動失敗了,統帥必定要承擔領導責任。但不等於殺掉統帥,於是,子云雖接受了明竹的上表,將明竹貶了三等,但還是讓他行丞相事,總領全域性,依舊擁有丞相的權力。

可以處分,但不能因為處分影響大局。

明竹敢於認錯,在茵素失松竹之後,就上表了一份自表書,在這份自表書當中,明竹承擔了全部責任,一些本來不該他負責任的,他也全部承擔了下來。

在自表書中,明竹也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就是授任無方,作為統帥,用人不當。

在自表書中,他也建立了問責制度,規定日後行軍,但凡出師不利,作為主帥的人,一定要承擔領導責任。

在自表書中,他也採取了改正措施。

李如微淡淡道:“所以說,這件事,明竹雖然有錯誤,但一個人不可能不犯錯,世界上沒有沒犯過錯的人。”

江白伊眨了眨眼睛,問道:“孃親和爹爹呢?”

江允灃伸出手摸了摸女兒的頭:“即便是孃親和爹爹,也會犯錯。”

雖然是討論軍事,但李如微也希望兩個孩子從中悟出一些人生道理。

李如微點了點頭,道:“犯錯誤不要緊,難得的是,能夠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只要能夠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就是了不起的人。”

江允灃趁熱打鐵,道:“也不要畏懼犯錯誤,畢竟沒有誰不會犯錯。”

而明竹和胡嵐,就是能夠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的了不起的人。

李如微道:“孩子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在松竹失利之後,明竹的善後處理做得很好,他賞罰分明,對各方的處理都十分得當,讓人心生敬畏。”

江白伊是兩個孩子裡的問題寶寶,她秉承著有問題就要問的想法。

而江白川更看重獨立思考的過程。

江白伊問道:“既然賞罰分明,處理得當,那……為什麼在茵素死的時候,明竹會哭呢?”

李如微看向了江白川:“川兒,伊伊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你來回答她一下。”

江白川點了點頭,道:“我覺得人的情緒很複雜吧,所以不僅僅是為了一件事情,就會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應該是對茵素的遺憾,對將士的悼念,恨自己無能為力。”

的確,江白川沒有猜錯,但他沒有猜到,還有一點,明竹是因為想到了子陽,才會哭得更傷心。

子陽還在時,曾對明竹說,茵素這個人,言過其實,是誇誇其談之人,這種人是不能重用的,一定要注意。

明竹恨自己沒有聽先帝的話,追思先帝的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