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見此情景,賦詩一首,詩的大意是說,鳳凰來了之後,麒麟就馬上不吃東西了,立刻出去迎接,而諸如驢子、馬、還有騾子之類的,就不懂事,依舊在原地吃草。
易家這話,可謂誅心,是根本不給陸靖面子。
這時,陸靖這邊站起來賦詩一首,大概意思是說,他們栽了一顆梧桐樹,栽梧桐樹是為了迎接鳳凰的,但是不知道哪裡跑來了一隻麻雀,它自稱自己是鳳凰,不如拿一個彈弓射,把他射走算了。
易家說他們是沒見過世面的驢子、馬、還有騾子,而陸靖手下的人也不甘示弱,說易家自稱鳳凰,不過只是一個冒充鳳凰的麻雀罷了。
這樣,兩邊才算是扯平了。
在兩恢復盟好,開始互相出使之後,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雖然不搞武鬥了,但經常搞文鬥。
還有一次,子國也是派了一個使臣去陸國,這個使臣的態度,也是十分倨傲,目中無人。
陸國有個謀士就去敬酒,敬到子國來使的跟前就說:“知道你們子國的這個子字怎麼講嗎?子,終究是子,小便不說了,永遠都還當不了父親。”
諸如這種文鬥,多得數不勝數。
不過,也是因為易家的一番話,陸靖對易家非常欣賞,易家走的時候,陸靖還對易家說:“先生德高望重,德才兼備。一定能夠股肱子朝,先生一定能夠成為子國的頂樑柱,不過……先生你這一次回去之後,怕是很難見面了。”
陸靖知道,易家是一個很重要的人,也是一個極有才能之人。
他取出了自己隨身佩戴的一把寶刀。
而後拿到了易家面前,遞給了易家:“先生,這把刀,已經隨孤多年,這一次,便送與先生。”
易家眸中現出了一抹震驚之色。
軍人之間互贈武器,是極重的情分。
所謂寶刀贈烈士,貨賣與識家。
更何況,陸靖是一國的元首,陸靖將隨身佩戴的寶刀贈與一個外國使臣,這其中,包含了敬重,欣賞,信任等諸多複雜的情感。
雨林眯了眯眼睛,如果說,胡嵐是唯才是舉,那麼陸靖的用人,便是以情感人。
胡國、陸國、子國的戰爭,其實也是人才爭奪戰。
縱觀胡國、陸國、子國,每一個國家的元首,都是禮賢下士,廣攬人才。
但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胡嵐、陸靖、子陽、明竹,在對待賢才方面,又大不相同。
明竹雖然不是一國之君,但是,他在子國後期也是實際上的領導核心。
這四個人,他們用人都各有特點。
胡嵐用人,主要靠智慧,陸靖用人靠情感,子陽用人靠義氣,明竹用人靠法治。
明竹是依法治國,他在的時候,政府裡也沒有貪官汙吏,每個人工作都十分勤奮。
因為明竹依法治國,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從這一點上來講,明竹的政府最像是政府。
相比較而言,陸靖他們的政府在前期就不怎麼像政府。
不過,他們這也是情有可原。
因為胡嵐、陸靖、子陽三個人,他們都有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
他們的前期是將軍幕府,後期才變成帝王朝廷。
將軍幕府,在法治上就不可能像後來的政府,那麼地完善、完備,帶有早期創業的特點。
胡嵐以智慧用人,所以胡嵐手下的聰明人也很多,大家坐在一起,坐而論道,談天論地。
子陽講義氣,食則同器,寢則同床,所以子陽的幕府有點像幫會,像江湖上的幫派,更貼切一點,有點像丐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