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為了激發患者對生命的渴望和戰勝病魔的決心,調節活躍病房的氣氛,面對江寧市方言和東北話互相聽不懂,雙方溝通不順暢的場景。
學過心理學的韓西用東北話跟大家做了自我介紹:“兩位大爺,這位大娘,我教您們兩句東北話啊,您們有沒有哪旮沓不得勁兒,就是問您們有沒有地方不舒服?”
於是,在韓西負責的病房裡,最初她跟病人交流時:“您一定要賊旮兒好好養病。”
75歲的患者唐大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回答:“???閨女你說的什麼話,我怎麼一句聽不懂啊!”
住了幾天後,韓西跟這位唐大爺用普通話交流說:“唐大爺,您身體好點嗎?”
唐大爺豎起大拇指,用東北話回答:“東北的醫生,醫術槓槓的。”
唐大爺出院那天,韓西攙扶著他走出病房時,韓西叮囑道:“大爺,回家好好待著,Bieber(四聲)可哪瞎溜達!”
這位身體痊癒的患者老大爺聽後,忙不迭點頭,開心得用東北話回答:“嗯哪,我鳥悄擱家看電視,等疫情結束,我去東北那嘎達看你。”
支援江寧市的近一個月來,韓西和外地前來支援的主治醫生、護士們,不僅利用休息時間抓緊學習江寧市常用方言,而且要教會患者學習東北話,來用幽默的腔調來驅散他們頭上的陰霾。
韓西告訴歆歆和李大姐,病房的患者沒有家屬的陪伴,還飽受著病魔的困擾,從心理學上,患者會感到孤獨焦慮和不安。
她們認為治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所以對病人的心理疏導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心理疏導會讓病人心情好些,有利於病情的治療。
韓西她們想用這種新鮮幽默的語言交流的特別方式來拉近與患者心理距離,不僅陪伴了他們,讓患者感到他們不是孤軍與病魔抗爭,一直有醫護人員默默陪伴其左右。
同時,這樣又能潛移默化得紓解患者們焦慮的情緒,方便醫生的救治,能儘快讓患者的身體痊癒,儘早出院與家人相聚。
這些英勇無畏的白衣戰士們,不僅用精湛的技術護理搶救著病人,而且用赤誠的愛心、真心去慰籍患者們脆弱不安而惶恐的心。
翌日,歆歆與李大姐等同事們一進入藥劑室,就投身到緊張的工作中,完全忘記了去三樓的婦產科去診斷下是否懷孕的事情。
忽然,歆歆心裡發慌、直冒冷汗,她放下手中的玻璃瓶,打算坐在旁邊的長條椅上休息一會,還沒走到椅子上,突然眼前一黑,渾身沒了力氣,暈倒在地上。
當歆歆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躺在病床上了,丈夫雲暖抓著自己的手放在他手心裡,焦急的眼睛望著自己,她準備起身。
雲暖趕緊制止了她,雲暖雙手握著歆歆的手,不住親吻著她瘦削柔軟的小手,低聲說:“老婆,真好,咱倆當爸爸媽媽了。”說著眼裡湧出了幸福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