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上架感言

《寧西河畔大地情》這部小說的釋出純屬意外之作。

在春節前小年二十三那天起,就從新聞等渠道得知武漢出現肺炎病症。

當時不經意想了下,會不會跟十七年前非典一樣,想想不會,快春節了,不會這麼巧吧。

再說了,病毒不會這麼沒有眼力勁吧,大過年來湊什麼熱鬧,可能會跟流感等疾病一樣早早就被控制住了。

繼續不出門呆在家裡,寫自己那部凝重的現實題材鄉土小說《烏孫山下》,是一部描寫脫貧攻堅、創業、炒房、網貸、民族情、親情、人性的長篇小說。

年三十,小區大門口出現了社群幹部忙碌的身影;

年三十,所有未離開本市的機關幹部回單位上班;

大年初二,看到市新聞播報,醫護人員早已放棄節假日在崗;

大年初二,得知所在城市市人民醫院,一個退休三年的老院長請纓,回到原來崗位,因為她是十七年前所在城市抗擊非典時的指揮組副組長;

電視新聞、手機開始鋪天蓋地的播報病毒訊息,如何防治病毒蔓延

這一刻,才明白原來這次病毒來得太狡猾了、太猝不及防了,也太來勢洶洶了,就沒給國人一點喘息的機會。

這一刻,才開始焦慮、恐慌和擔憂起來。

這一刻,也被感動著,被祖國和人民感動著,被無數逆行者感動著。

大年初一就產生衝動,要用自己的筆將身邊感人的事蹟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於是就以《烏孫山下》“番外”形式寫了兩篇90後投身疫情的章節。

責編謝謝建議我另起文,就以這次疫情來重新開文。

當時看著謝謝指點迷津,感到頭大了,也蒙了。

因為那時已經兩開了,若再重新寫文就是三開了。

每天被逆行者和周圍凡人善舉感動著,三開就三開吧,參加“我們的力量”徵文大賽,要求是最少五萬字即可。

想想第一次寫個短篇小說壓力應該不會太大,於是開始以短篇小說《寧西河畔大地情》重新開文。

小說以“傅淼淼、榮露露、王輝、歆歆、雲暖、馨兒”等90後的視角寫抗擊疫情故事。

釋出1.8萬字後,收到簽約合同,要求最少20萬字以上。

又是一次意外,讓這部小說從短篇一下要求越過中篇小說,成為長篇小說。

三開壓力大,但已完全沉浸在寫文的世界中,不覺得累。

就如一個練習打坐的武者,一個閉關修煉的小徒弟,走火入魔般,幾乎每天不眠不休寫文發文。

還好,在3月初,同時連開的其他小說已經完本。

所有精力和心血投注在這部長篇小說中,為了力求文筆、文字的完美,每一章發文前至少修改三遍,甚至高達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