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俗話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寧西市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為確保貧困戶的農資配送到位,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堅持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工作兩不誤。
社群是最基層的組織,不但要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還要堅定不移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力支援定點扶貧的對口鄉鎮,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這兩個戰役。
由於社群幹部少,防疫和扶貧兩邊的工作都要忙,都要幹出最佳成績。
經過寧西市有關部門的協調下,每個社群從志願者隊伍中抽調若干名優秀、年輕的志願者,組成兩個志願者給貧困戶配送農資服務隊,參與到今年的脫貧攻堅工作中。
被抽調的志願者農資配送服務隊,主要是給寧西市各鄉鎮的貧困戶裝卸農資、種子等勞動。
因疫情影響,一些內地的打工者還沒有回到寧西市,市場上的裝卸工人手不夠,為解決勞動力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
出售經營農資的經銷戶原本固定的工人人手不夠,再加上給貧困戶出售的農資價格較低,這樣就存在裝卸環節由扶貧幹部和農戶自己承擔了。
經過協商,奮戰在疫情一線的社群幹部繼續開展防疫工作,抽調若干名身強體壯的志願者承擔裝卸工作,並給予一定的工資,幾乎是裝卸工人市場工錢的三分之一,裝卸工的為數不多的裝卸費由市基層辦來承擔。
張姐和其他社群幹部,跟所有符合條件的年輕志願者聯絡完了,並徵求他們的意見。
大家都以各種理由婉拒,他們大都說寧願在住宅小區乾沒有一分錢報酬的工作,也不願去幹每天120元的裝卸工作。
當時只有哈薩克族志願者巴哈提一人報名,實在沒辦法了,張姐就如實向分管基層組織建設的部門領導反映,本社群僅有一名志願者報名的現狀。
沒想到,在反映現狀時,分管基層幹部工作名叫溫禮的領導笑著提醒張姐。
他說自己記得沒錯的話,春花住宅小區有個志願者叫傅淼淼的年輕人,這一提醒,張姐才想起淼淼來。
那天淼淼領著露露跟她打招呼時,張姐本來想告訴淼淼,可那天見時機不對,就閉口不言、隻字未提。
提醒張姐的那位領導,就是前來春花住宅小區考察張姐表現的考核組組長溫禮。
那天溫禮在向淼淼瞭解張姐平時工作情況時,淼淼的言談舉止給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溫禮記得沒錯的話,當時他隨口問淼淼今後在哪裡發展時,淼淼回答他,今年要參加寧西市崗位的公務員考試。
溫禮覺得身為志願者、又在大學入黨的淼淼是個好苗子,是個可塑之才,就提醒張姐詢問淼淼是否願意當裝卸工,也算是組織對他的一次考驗吧。
張姐一路上,將這次抽調志願者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意義,跟淼淼細細得講述了一遍,並交代了這次幹裝卸工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倆人邊走邊聊,不一會兒,社群辦公樓就映入眼簾,這是一棟坐西朝東的兩層樓層的辦公樓。
火柴盒式外形構造的老樓房,斑駁的外牆面,一看外觀就是近20年的老樓了,連上下樓的樓梯都設在室外,上面的敞篷還是後面新新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