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一六章:此時莫把尋常看(一)

江寧市致以海南醫療隊的致辭是“櫻花再開時,天涯海角也要請你來。”

江寧市致以江蘇醫療隊的致辭是“下個煙花三月,一同登樓望春風。”

江寧市致以廣西醫療隊的致辭是“錯過的三月三,明年一起過。”

江寧市致以寧夏醫療隊的致辭是“待春風如期,再高歌一曲。”

江寧市致以廣東醫療隊的致辭是“走,一起克過早。”

江寧市致以湖南醫療隊的致辭是“愛嗦粉的朋友,記得來武漢吃蝦子。”

江寧市致以新疆醫療隊的致辭是“約起,中山公園跳廣場舞。”

江寧市致以江西醫療隊的致辭是“雨過天晴後,再來發現新的故事。”

江寧市致以河北醫療隊的致辭是“秋時葦如雪,天涯共蒼蒼。”

江寧市致以內蒙古醫療隊的致辭是“格桑花開時,相約再相逢。”

江寧市致以河南醫療隊的致辭是“不捨的眼淚,換成重逢的笑容吧!”

江寧市致以本地醫療隊的致辭是“致敬,湖北白衣天使,日復一日的無聲戰鬥,守護千家萬戶的平凡日常。”

當依舊在江寧市忙碌的露露,看到這幅振奮人心、充滿感恩之情的江寧市海報文案,已是淚目。

露露覺得應該給偉大的江寧市致以最高的致辭:“江寧是座英雄的城市,江寧人民也是英雄的人民,我們與您們同在一座城等待真正的春暖花開!”

同時,露露又獲得一個最新訊息,江寧市許多人報名想成為病毒疫苗的志願者,想為江寧市出一份力。

參加此次重組新冠疫苗接種試驗招募的志願者有108人,年齡在18週歲至60週歲之間,分成低劑量、中劑量、高劑量三組,每組36人。

這108名身體健康、沒有病毒感染史的志願者全來自江寧市,有醫生、退伍軍人、大學生、記者、企業主和家庭主婦。

露露知道,我國與M國病毒疫苗臨床試驗不同,此次重組病毒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以腺病毒為載體,志願者接種後能產生病毒S抗原。

半年後,專家會對志願者進行多次隨訪,看有無不良反應,以及體內是否產生抗S蛋白特異性抗體,來檢驗重組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原理,就是在學習“病毒”的前提下,對病毒進行“手術”,用移花接木方法,改造出一個我們需要的載體病毒,並注入人體產生免疫。

陳薇院士團隊是將病毒凸起的S蛋白基因整合到比較溫和的腺病毒種,接種後產生抗體,不同劑量接種到人體產生抗體的差異性,確定最佳接種劑量。

而某國的病毒疫苗臨床試驗雖也利用S蛋白,直接注入人體內,但是其在體外直接合成中間產物RNA直接注射體內後,因為RNA在人體內並不穩定,容易被分解,可能所抗體產生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露露將收集臨床第一手資料任務完成後,就與謝敏一起在黃老專家團隊,到火神山醫院臨床跟班學習。

望著這些繼續留在江寧再戰的醫護人員,精湛高超的醫療水平、嫻熟快速的操作技術、嚴謹認真的專業態度、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露露頓悟了昨天在醫療內部專刊的看到的一段話。

上面說道,一個擁有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品精品。

我國醫療行業正朝純粹、精優的方向而努力著,這次的疫情,醫護人員在毫無經驗可學的惡劣條件下,打造了一條中國人中西藥雙管齊下治療病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