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在這次裝農資時,發現一個人內在的力量和韌勁是無窮的,就好比從水裡撈出的海綿,海綿裡的水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來的。
裝農資這件苦差事,經營戶李老闆是最懂得裡面的苦澀和艱辛的,他給淼淼和巴哈提的伙食安排的很好。
依舊是那家清真餐廳,早飯是饅頭、奶茶和兩個小菜,午飯是拉條子或家常面,晚飯是清燉羊肉、辣子炒雞或水餃。
李老闆已經安排餐廳老闆,只有一個條件,讓淼淼和巴哈提放開肚量吃,一定要管夠管飽。
因疫情影響,寧西市從事髒累苦的出苦力的行業裡,出現了“用工荒”的傾向。
缺少裝卸工的李老闆從內心還是很感謝淼淼和巴哈提的,往年的旺季,每天至少10個裝卸工忙碌。
受疫情影響,今年開春以來,除了自己固定的那3名長期裝卸工外,臨時打工的,也只有淼淼和巴哈提了。
裝卸的農資數量是一定的,但是裝卸人員少了一半,自己的3名裝卸工是按月發工資的,每天3人保證完成裝卸保底工資數量的200噸就行了。
在這種情況下,月工資肯定激發不了他們勞動積極性,他們三人每天裝完200噸後,多一點都不幹,也不願幫著搭把手。
剩下的農資幾乎是淼淼和巴哈提裝的,尤其是晚上加班裝的農資,那3名裝卸工是一袋子都沒幹。
即使你李老闆著急的上火了,這三個裝卸工依然在呼呼大睡,幹得年數久了,三人成了老油條了,除非加錢漲工資,否則與他們毫無關係。
關鍵是他們要求漲工資的數量比淼淼和巴哈提的工資要多些,李老闆不願慣他們這些毛病,對於現在的這些情況,李老闆自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每天裝完農資,身上臭烘烘的,渾身的汗味刺鼻燻人,但是倆個年輕人寧可死狗般躺在床上休息,也不願衝下熱水澡,他們實在是太累了。
一向注意個人衛生的淼淼,在這次幹苦力過程中,基本上啥也不講究了,在這次超乎正常體能的苦力活中,淼淼發現,原來,苦難會改變一個人身上好多東西和習慣。
在苦難中,以前不能將就的生活習慣都可以將就了,以前無法忍受的東西都可以忍受下來,苦難真的是生活中的老師,讓你學會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悟出了很多。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淼淼把這次出苦力打工當成磨鍊他意志和心智的一次機會。
每當看到巴哈提想放棄、準備打退堂鼓時,他把自己對這次透支身體咬牙堅持的想法坦然告訴巴哈提。
在勸說巴哈提繼續堅持下去的同時,他又何嘗不是在勸導自己堅持下來。
淼淼試圖用這次挑戰極限的勞動,當成磨鍊自己、鍛鍊自己的一次人生體驗。
他深信爸爸的教導,越是磨難越鍛鍊人,越是苦難越能錘鍊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