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雲暖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都知道雲暖的擔憂。
萬一搶救失敗,意味著這個鮮活的生命將不再存在。
因為這位患者前期使用了大量的血管活性藥,動脈已強烈收縮變細,加上高齡,血管失去柔韌性變得僵硬,在此情況下做一個極高難度的操作,幾乎不可能。
更何況患者的血小板值很低,是正常人的五分之一,凝血功能極其差,隨時都會出現動脈血管破裂發生大出血死亡的現象。
一道道難關就擺在面前,給動脈留置管路帶來巨大的困難。
頓時,房間裡鴉雀無聲,只聽到儀器轉動的聲音,空氣中顯得壓抑和凝重。
做手術可能會發生意外,不做手術,患者病情已不能拖延,現在處於兩難的狀態。
醫生是不容許犯錯的,因為是在和生命打交道,每個醫生的從醫路都是如履薄冰、膽大心細、謹慎前行。
手下的病患心電圖成為直線的那一刻,將讓每一個負責的醫生永生難忘,成為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前衛生部陳敏章部長曾經說過一段話, 他說世上有兩種醫生,一種是與病患感同身受,體恤病患疾苦,來提高技術水平,這是好醫生。
還有一種尚可稱為好醫生的人,病患的痛苦他們並未很放在心裡,一心只做職責內的事情,循規蹈矩,也算是好醫生。
此刻重症病室裡的所有醫務人員都屬於第一類好醫生,他們為治療方案提出異議,無疑是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不給自己從醫路留下遺憾和自責。
黃老見大家在討論時出現了異議,都有些舉棋不定了,他堅定的目光掃視一下這些與他相差30歲,甚至60歲的中青年醫務人員們。
他知道,此刻,面對這位重症患者的治療,大家還是有些顧慮,大家缺少的不是精湛的技術,而是發自內心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時間就是生命,不能再遲延了,必須立刻、馬上做出決定,黃老沒有生氣。
他平靜得訴說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上VAVECMO治療,這位與我同齡的患者將有10%生的希望,但如果不上,頂多到今天晚上他就要離開這個世界。”
黃老專家點到為止,再沒有往下多說,江寧市本地呼吸科頂級專家李專家立刻表態:“為了這10%的希望,我們要盡100%的努力。”
其他專家都紛紛點頭,連雲暖也拼命點頭,為了打消即將上手術檯專家的心理壓力。
黃老叮囑道:“記住,不要有壓力和心理負擔,我們在做手術時,就把他當成一位普通的患者,只不過給這位患者上了最先進的技術手段罷了,一定要沉靜、淡定,技術精湛,把大家平時最擅長的技術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