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頭糾正道:“不是我發大財了,是社員們發大財了,傅書記,明年我們要增大種植面積,到時候,我們合作社宰頭牛感謝你們駐村幹部和村幹部。”
秋收季節,榮燚又飛到寧西市。
皮牙子鄉投入的2000多萬元,也就半年的時間毛收入達2000多萬元。
榮燚從皮牙子鄉生態農家樂、民俗屋、300畝地星空帳篷的試營業中看到了潛在的商機。
良言公司決定將跟寧南縣合作開發高山綠湖及沿線的旅遊專案。
專案投資1個億,以打造5C級自駕遊營地為目標,以露營公園為載體,帶動區域文化和旅遊、體育、交通、農業農村等多個產業協同發展,建設一個具有主題特色、生態、國際化並符合國家標準的旅遊專案。
這個專案建成後,寧南縣高山綠湖沿線打造成集觀光、旅遊、休閒、吃住為一體全產業鏈,極大促進寧南縣全域旅遊產業的發展。
寧南縣也將成為新疆旅遊業的新名片。
而作為皮牙子村第一書記的淼淼,帶領鄉村振興工作組組員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次前往相鄰地區某縣企業和種植大戶調研參觀。
他們在引導各族村民發展羊肚菌產業的基礎上,村委會籌資10萬元又購買了羊肚菌菌棒,在原來的蔬菜大棚基礎上進行簡單改造,搭建架子,拓展了羊肚菌產業。
為解決羊肚菌產業水源不便、水質鹽鹼化問題,淼淼建議配套安裝改良水質的蓄水池和自動化噴灌設施,請專職技術員為村民傳授羊肚菌定植、定時覆膜、保溼等技術,為羊肚菌生長提供保障。
工作組積極爭取資金,在皮牙子村北面的蔬菜大棚基地又建起了一個佔地30畝,有20座標準化生產大棚、8萬支菌棒的羊肚菌種植基地。
為解決羊肚菌銷售問題,淼淼和他的組員們早早透過電商平臺、微信平臺主動聯絡各地收購商前來訂購,當年採收銷售羊肚菌4噸,戶均增收兩萬餘元。
鄉村振興工作組除了在產業上下功夫,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閒暇之餘,修路、撿垃圾、拓就業、搞養殖、發展特色種植、帶村民治病忙。
淼淼跟老韓和劉儷在跟各族農牧民相處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向他們學習、增長才幹,堅定信念,不斷前行。
在一份份嚴謹細緻的材料中,在一盞盞深夜不滅的燈光中,在一個個衝鋒在前的身影下,詮釋著“鄉村振興”工作組三名黨員幹部的執著與奉獻。
三人配合相當默契,村裡事務繁雜,要做的事情很多, 他們分清輕重緩急,合理安排規劃,用耐心和細緻把每件事做到不留遺憾。
農村廣闊的天地,留下淼淼三人驕陽炙烤下的汗流浹背,有疾風驟雨裡的泥濘褲腿,被曬黑的面板、被磨起的老繭,一點點替換了淼淼臉上的青澀,磨礪出他的品格,鍛煉出一份責任和擔當。
一年的時間,從村民對鄉村振興工作組的“能不能行”的看法,發展到現在的“傅書記,沒問題,你放心。”
淼淼見駱駝產業前景可觀,他跟老韓和劉儷又商量,也在皮牙子村發展駱駝產業。
因為榮森在開展為期一年的調研中提出來,特色農牧業將成為寧南縣皮牙子村重點發展方向。
寧南縣的牛羊肉要認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打算“品牌效應”催生“經濟效益”。
榮森還認為利用援疆資金,整合全縣各地羊和駱駝附屬產業,並引進修建廠房加工下游產品,未來規劃生產駝奶、駝絨被、駝奶粉、駝奶片等相關產品。
整合散養資源後的駱駝養殖業將進一步拓寬寧南縣村民的增收渠道。
而淼淼、劉儷和老韓看到了農民發家致富的商機。
就在淼淼跟組員每日為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奔波忙碌時,縣組織部開展了鄉村振興考核工作。
在考核中,皮牙子村的三名組員在各族村民中留下了極好的口碑,無人不誇讚。
在民意測評一欄中,三人的優秀率高達95%。
而組長傅淼淼更是家喻戶曉,他在農牧民中民意測評的優秀率位居全縣工作組成員第一名。
皮牙子村各族農牧民都喜歡這個年輕的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