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鄉村振興培訓班地點在北京的四環外。
是一個環境幽靜古樸的場所。
週一下午,淼淼按時來到培訓學校報到。
看著手上的《中國石油定點扶貧縣農民合作社管理專業人才培訓班培訓手冊》。
從學員名單上,淼淼發現前來參加培訓的都是今年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代表。
寧西地區的兩個原國家級貧困縣也派來不少人員前來參加。
寧南縣除了淼淼外,其餘全是農村合作社的理事或理事長。
內地其他不少縣市,還有不少分管農業或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參加。
還有十幾個縣處級領導,正科級別的扶貧辦主任、農業局局長、供銷社主任那就更多了。
吃完晚飯,淼淼就跟寧南縣的其他9名學員熟悉了。
淼淼決定趁著這次難得機會,除了認真學習學員聘請的老師講授的課程外。
他還要跟不同合作社的代表交流請教如何壯大合作社力量,怎樣發揮農村專業合作社在今後鄉村振興發揮作用。
國家部委及專家講述了《十四五規劃下合作社發展形勢,鄉村振興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攜手創品牌、抱團闖市場》、《農業應急避險能力提升》等課程。
讓參加培訓人員懂得了“民生扶貧、產業扶貧、智力扶貧、醫療扶貧”的四大扶貧論。
“鄉村振興道路,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體。”
……
尤其是這位年邁的專家用“吾輩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來勉勵大家,抓住難得機遇,實現人生目標,更是鼓舞振奮人心。
專家講述的這些新鮮內容,讓人不由耳目一新。
淼淼更是邊孜孜不倦的學習... ...
第689章胸懷鄉村振興心 第1/4頁,。,邊深入地思考。
他知道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既要重“解燃眉之急”,更重“拓長遠之路”。
鄉村振興涉及領域廣,民生起則醫療足、醫療足則教育盛、教育盛則產業興,產業興則民生富。
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良性迴圈。
某部委專家講述,今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助力產業興旺,促進農牧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
基層組織的幹部要在土地資源、特色房屋資源、自然資源、文化生活等方面做文章,來開啟鄉村振興的路子。
在這次培訓中,淼淼知道今後五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過渡期。
在過渡期內,國家繼續實行“四個不摘”。
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淼淼覺得自己肩上的膽子沉甸甸的,在皮牙子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任重而道遠。
某部委專家還給學員詳細講解了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
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
在專家揉碎、掰開又綜合的細細講述下,所有參加培訓的人都心潮起伏、激情澎湃。
在為期一週的培訓中。
熱心善良的淼淼很快成了這個大班級的後勤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