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四三章:君子之交淡如水

劉儷記下數字後,透過車窗回頭望著豎立在路邊的那塊藍色地名標識牌,“傅書記,這是紅旗村的地界了,這個專案實施起來跨越兩個村,今後會不會扯皮?”

淼淼又按下儀表盤上的小圓疙瘩按鈕,將行程數清零,“咱再看看這裡離那個廢棄的養兔場有多遠的距離。”

他發動車子又朝紅旗村駛去。

車子行駛大概兩公里的距離下了公路,沿著兩排楊樹中間的道路朝南行駛。

這條道路人跡罕至,車子壓著厚厚的積雪,留下一道新鮮的車轍印。

幸虧這輛越野車動力足、又是四驅的,在將近三十公分的雪地上行駛也很輕鬆。

車子朝前行駛大概一公里的距離,在一個磚牆圍住的大院前停下。

老韓看著儀表盤的數字,“劉儷,2.9公里。”

淼淼下了車,看著寬大厚重的鐵柵欄大門,大門上的銅環已成鐵鏽色。

他上前抓住大鐵鎖看看鎖眼,已是鏽跡斑斑。

跟上來的老韓看著這把陳年老鎖,推斷道:“這鎖可有些年頭了,可能要用榔頭砸開才行。”

劉儷也從車上下來,踩著咯吱咯吱的積雪走到淼淼身旁。

她神情複雜地望著裡面的建築惋惜道:“這個養兔場在十年前可是咱寧南縣的形象、政績工程,縣政府招商引資又加上爭取專案,在這裡扔下將近200萬元,第一年紅紅火火的,倒是很像那麼一回事,紅旗村的各族村民家家養殖兔子,起初老百姓掙了些錢。可惜好景不長,這個養兔老闆沒有銷路,咱新疆人又不喜歡吃兔子,他賠的都要當掉褲衩了,欠了不少外債,養兔老闆扔下這個養兔場就跑路了,這麼多年,都成了爛尾專案。”

老韓指著院內那排高大的廠房,納罕地問道:“當初是咋規劃的?養兔場有必要蓋這麼高嗎?又不是養馬場地。”

劉儷戲謔道:“老韓,你眼睛夠毒辣,那排廠房不是養兔的,是養兔老闆打著養兔的旗號準備搞個保鮮庫,那時候,咱寧南縣就沒幾家保鮮庫。”

老韓不可思議地問道:“搞保鮮庫跟建養兔場可不搭界呀。”

“養兔場老闆是個投機取巧的商人,縣上爭取的專案蓋了這兩排一高一矮廠房,養兔老闆投資在這個大廠房內牆搞了保溫設施,當年我參觀過,材料都是好質量,冬暖夏涼的,相當不錯。”劉儷望著這廢棄多年的廠房感嘆,“可惜了,真可惜了,撂了這麼多年。”

眼前這個在十年前就投入200萬元的專案,最終破產關門。

老韓沉思著,悠悠嘆口氣,“你們發現一個規律沒,當資本退出農業,只會給農業留下一地雞毛。”

前些年,特色農業非常火熱,但是近幾年特色農業開始逐漸降溫,一些特色農業只能靠補貼存活,一些特色農業沒了補貼,也走向窮途末路。

這些搞特色農業的老闆追求的就是利潤,當負債累累時,只能跑路。

而農民沒錢發展特色農業,他們也只能有發展特色農業的情懷,沒有啟動特色農業的資本。

寧西河畔大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