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四四章:一個籬笆三個樁

看著激情澎湃的劉儷,淼淼善意地提醒道:“劉姐,低調點,咱不能高興太早,我跟傑克書記溝透過,他告訴我,依照這2700畝地村民的性格,你們單位光提供黃豆種子,還是激發不了村民種春麥的興趣。”

劉儷如同被潑了盆冷水,臉唰得垮了下來,轉過身,氣喘吁吁地問道:“哪咋辦?”

老韓揣測道:“他們不會讓咱啥都承擔吧?是他們種田,還是咱工作組種田?”

淼淼柔聲安慰,“都先別急,傑克書記已經安排袁傑去摸底了。”

劉儷詫異,“咋,你們都開始動手做思想工作了?”

淼淼點點頭,“先摸摸村民的底,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後面咱再跟這2700畝地村民們商談。”

劉儷忙不迭的點頭。

三人實地看完春麥地塊,上了車。

由於鄉間小道狹窄,沒地方掉頭。

淼淼專注看著倒車鏡,慢慢地將車倒著開出去。

劉儷百感交集望著聚精會神倒車的淼淼。

淼淼小小年紀,已顯出超乎同齡人的沉穩和老辣。

他長的儀表堂堂、形象端莊,言談舉止也深沉適度,頗有大將的風範。

作為第一書記,他在駐村隊員、村幹部和各族百姓面前,從不把自己擺在高大上的位置,而是既有領導者的威儀,也有善解人意的敦厚。

劉儷很慶幸,自己來到寧南縣最出名的問題村皮牙子村來開展鄉村振興工作。

當初組織安排她從富足的蘭幹村調整到皮牙子村的那點疙瘩和委屈,此刻,都蕩然無存。

車子經過紅旗村和皮牙子村的地界時,老韓看著車窗外的那幾百畝荒野。

他回想起最近整理原來的“脫貧攻堅工作組”歷年檔案時,曾看見一個關於鼓勵鄉村發展農林牧複合生態模式的檔案。

老韓腦子靈光一閃,恍然明白些什麼,試探道:“傅書記,你這是打算把汪龍家的800多棵果樹種植在這裡吧?”

淼淼笑答:“對,這塊地林管站規劃沿路種植景觀樹,開春該種果樹了嘛?我想著在這塊地將畜牧業和林業結合起來,也搞個農牧林複合生態模式。而且這方面的專案好爭取,程式沒那麼繁瑣。”

劉儷對鄉村發展農林牧複合生態模式的專案相當瞭解,她詢問:“這些專案可是有實施主體的,村委會只能當專案監督單位,你打算咋搞?我可是聽說咱皮牙子村連個正經的畜牧業合作社都沒有。”

淼淼說出自己的想法,“咱們跟紅旗村聯手,紅旗村的畜牧業養殖合作社可是頂呱呱的,我已經通知波拉提了,儘快按照縣供銷社的要求完善皮牙子村養殖合作社的資料,實在不行,以紅旗村的合作社牽頭要專案。”

老韓沉吟片刻,“這個辦法也行,兩家合作社簽訂個合作協議,不扯皮。”

農林牧複合生態模式是新型的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經營方式。

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飼養,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

皮牙子大面積的玉米秸稈轉化為飼料、牲畜糞便發酵轉化為有機肥。

寧西河畔大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