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重蹈聯盟經濟不平衡覆轍?”
林炬將楊仲凱發回來的第一場會議紀要總結在手中翻來翻去,沒想到那些研究員會先給出這樣的警告。
“警惕……是很有必要的。”
與林炬的好奇不同,葉長思對於這份報告倒是相當重視:
“我們確實掌握了相當多的超前技術,但它們距離影響普通人的生活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轉化期。
一方面這些應用先進技術要消耗巨量資源,一方面它們又不能提高我們的基礎,就好像一個頭重腳輕的巨人,是走不遠的。
尤其是以後還要備戰……那將是天量的資源投入,原本參與社會流通的資源都變成了冰冷的航天器和戰艦,長久來看就是畸形的發展。”
“可我們別無選擇,再說社會生產力也是可以提升的。”
林炬眼睛瞟了一眼不遠處基地廠房,顯然是在指OGAS系統。
所謂的不平衡,就是原本供養普通人生活的資源被挪用導致不足,但只要生產力足夠大就完全可以緩解。
這套系統的提出是為了月球未來的建設需要,未來月球開礦後,需要一個強大且高度自動化的化工鋼鐵生產聯合體,用於精煉金屬。
可別忘記基地的OGAS是抄襲聯盟的構想,僅僅只管理了一家企業,真正的OGAS是要實現全國自動化指令控制。
LARS是Lunar&natic&nmand release&n的縮寫,也就是月球全自動指令釋出系統的意思,一般用LARS簡稱。
有了鋼鐵、化工、機械加工的基礎,就代表著一個小而完備的工業基地,能夠支援開展大規模的月球聚居地乃至城市群建設,又創造了大量需求。
而這套系統的基礎就來自基地的OGAS,規模更小但覆蓋領域更廣,複雜程度還需要上升一個數量級。
OGAS、AI、機器人、數控加工,組合起來將發揮出難以想象的力量。
這是全面開發月球資源的正確道路,先集中精力建造可以就地取材的基地,再一步步自我繁殖擴張。
然而第一個過程也是極為艱辛的,要麼就是控制支出但進度遲緩。
不要那麼誇張,只把有限的一條重工業航天工業產業鏈納入OGAS控制,也能極大釋放出人力資源,大大提升效率。
而圍繞這個聯合體還應該建造一系列的零部件、總裝機器工廠,用於製造月球所需的機械、車輛、生活物資等等。
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把機器人扔上去自己拼命幹活,同時還生產新機器人,人類只要坐收其成即可,美妙而輕鬆。
然而葉長思還是搖頭:
“這裡不是月球,OGAS一旦真正應用需要的是一條完整產業鏈的配合,影響太大了……還是先把玉樹基地的那一套LARS搞好吧。”
LARS由此應運而生,它的目標是在完成礦場冶煉步驟後,透過大量靈活機器人以及AI界入,由計算機控制機器、生產機器,儘可能利用月球資源完成殖民地建設。
LARS的想法從年初開始有了雛形,但一直得到了林炬的大力支援,因為他認為LARS如果實踐成功,不僅在外太空有意義,在地球上更有意義。
畢竟這玩意會讓人總想起科幻裡的機器人供養人類,生產力更是指數級暴漲,只是現在看起來還有很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