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9章 我們很有研究

8月24日。

聯合礦業玉樹基地爆破用裝置第二次招標會開始,這一次到場的是華核公司、希高公司、車里雅賓斯克機械公司以及亞拉巴馬工程機械技術公司。

羅·羅雖然投標成功,但還是跑來一起參加,上次籤的協議只是計劃的一小部分而已。

相比於第一次匆忙的招標會,這一次顯然要正式許多,而且聯合礦業也不再是毫無準備。

在羅·羅之後聯合礦業向其餘四個確認投標方都提供了天幕二號獲得的月球地質資料,然後各家就先用超算來計算具體的氫彈用量。

超算模擬起來非常快,昨天的時候五個投標方的計算結果都發了過來:

羅·羅認為使用9枚1200萬噸當量級氫彈和6枚500萬噸級氫彈就足夠;華核、希高公司的計算結果是使用通用的1500萬噸當量氫彈15至18顆。

如果說這三家都還算正常,車里雅賓斯克機械公司和亞拉巴馬工程公司的結果就比較離譜了:

也不知道毛子是不是對大當量氫彈有什麼執念,他們建議先使用一顆1.5億噸當量的氫彈在900米深處爆炸,再分別使用8顆150萬噸當量氫彈對礦坑進行“修型”和清理碎渣,最後能夠獲得一個外壁堅固的的穩定礦場。

至於亞拉巴馬工程公司則直接推翻了聯合礦業對於礦坑的計算,認為表面直徑2500米過於保守不便於開採,認為需要使用15顆2500萬噸當量級氫彈和15顆800萬噸當量級氫彈,總計30顆氫彈製造出一個最大直徑達到5公里的超級礦場,大大減小後續礦脈開採難度。

一個是熱衷於超級氫彈,一個幾乎要氫彈數量翻倍。

所以今天的招標會先不著急確定各家的氫彈投標數量,得先把方案確認下來才行。

主持會議的人也從吳懿變成了臨時上任的聯合礦業工程部部長,來自蓉城194所的核專家王祿,畢竟這種事還得是專業人士才行。

華核的方案他自然是知道原因的,1500萬噸氫彈當量夠大,使用數量也還算比較少,最主要原因是倉庫裡有現成的1500萬噸當量二代彈頭,裝在老舊的東風5上作為大當量單彈頭。

現在核武庫都在逐漸向150到300萬噸級、3到7分導彈頭型升級,這些老舊彈頭就可以拿來直接用無需改裝,成本很低。

羅·羅的方案要求控制很精準,成本最低但冗餘量有點小,至於毛子和揚基佬的……雖然也挑不出大毛病,但王祿還是覺得不太靠譜。

但由於招標會的特殊性不能像普通企業一樣直接選方案,實際上現在聯合礦業的計劃已經要當成國際事件來處理了。

王祿乾脆讓所有投標方都來介紹一下自己方案的優劣點再集中討論,到時候誰都不好再提反對意見。

這一提議被各方所接受,然後就開始按照提交計算方案的資料開始輪流發言。

虞院士第一個開始,他主要圍繞的是“威力可控”和“技術容易”兩個方面,羅·羅和希高公司都聲稱自己的成本最好控制,然後是亞拉巴馬工程公司的瓊恩。

瓊恩是個已經七十歲的老頭,他先介紹自己的專業是爆炸力學,在場的人立即明白他的主業是關於原子彈和氫彈的內爆核心,知道這老頭的技術專業性是無需質疑的。

“……我們認為,雖然月球的低重力環境表面上看有利於爆破作業,但實際上困難也更多。

僅僅依靠固體物質很難形成地球上那樣透過大氣擴散的均勻衝擊波,且碎石、垃圾也會因為低重力分佈更加廣泛,恰恰需要更大當量的氫彈才能保證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另外我們還考慮到了礦場後期更深層的作業問題,現在的礦坑越大、將越多的礦脈暴露出來那麼後期開發就更加容易,如果以後再進行深層礦脈發掘,是很難繼續進行氫彈爆破作業的。”

瓊恩發完言過後托馬爾索夫立刻站了起來,此時坐在角落裡的林炬聽到了佘院士小聲的嘟噥:

“還記不記得那個說用氫彈解決富島核電站汙染的露西亞專家,看,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