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2章 調查

B級基地。

“問題出在遙測階段,這是離火發射任務唯一與航天局保持緊密聯絡的地方。”

凌晨5點許,基地又是一次徹夜無眠的燈火通明。

林炬發回的資訊引起了所有人高度重視,想都沒想立刻呼叫“山海”,像上次一樣開始對相關內容無死角搜尋匯總。

其餘人也沒閒著,保密方面一直是基地的重點注意事項,存在風險的地方本就不多,很快就找出了突破口。

基地與地外探測器的聯絡通道有兩條路線,一是透過同步軌道擁有大型天線的多功能大型衛星接收轉發,二是藉助航天局在國內外的遙測天線陣列接收訊號,不過一般是以後者為主,地面或者海上大型天線的接收能力顯然更強。

順著這條線索進行拉網式篩查,再加上認為設定的幾個重要時間節點,“山海”毫不費力地就找到了線索。

不過接下來涉及保密的調查就花去了很多時間,好在“山海”擁有強大的聯想和匯總能力,拼拼湊湊地也還原了事情走向。

漏洞的根源,還是要回到彗星離火組合體釋放偽裝的無線電信標的那一天:

假無線電信標不僅可以模擬相同的無線電訊號,還能透過摺疊的鋁箔製造差不多的雷達反射特徵,但這不能解決分離時探測器的訊號特徵被探測到的問題。

基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利用監測空檔期,國內的地面監測網並不像NACA一樣遍佈全球各處,能在任何時候提供準確的訊號接受/傳送服務,在背對探測器時有一定時間的空窗。

而就在這段時間內主體探測器與信標脫離,前者加速繞一個彎再前往目的地,在地球以外的的茫茫太空中它的體積比最小的隕石還要小得多,能找到它只能靠瞎貓碰死耗子。

這就有兩種潛在風險:

第一,瞎貓存在碰到死耗子的可能;

第二,航天局不是瞎貓,相反這裡匯聚了最聰明、最有耐心、最負責的那一小撮人。

在探測器釋放完信標過後航天局花了點時間重新接上了監測網,而意外出在當時正在印度洋遊弋、率先續上訊號的遠望六號測量船。

當時的遠望六號也只發現了偽裝的無線電信標,但設計時的軍事用途讓它得以記錄下了微弱且短暫的熱訊號,在系統日誌中多出了一段記錄。

‘彗星’推進器是核電動力,利用核反應堆給霍爾推進器供能提供動力,缺點是加速度很小,所以在拋下信標時它進行了短時間的大幅度超功率執行以儘快擺脫原有航線,導致散熱片對外散發出大量熱能,被靈敏的遠望六號捕捉到了短短的一瞬間。

這不算是什麼決定性證據,一直擱置到了鍾成上任,他本著負責的態度把所有與新遠有聯絡的專案全都重新翻了一遍,並沒有放過這個細節。

他先是懷疑探測器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要求獲得“離火”的最新情況,卻被告知探測器由基地直接控制,在抵達目的地之前為了省事航天局也就沒過多關注。

鍾成這才發現過去半年多以來探測器發回的竟然只有基礎資料,除了位置座標和日誌以外什麼都沒有。

如果這是常規探測器很正常,深空飛行時儘量省電,但“離火”可是搭載了核反應堆,電力充沛的要命隨時都能最大功率工作,以新遠的作風看這麼沉默反而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