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目前的技術,無法實現中子星的引力環境,
但是高強度引力還是可以製造出來的,
這樣就可以根據各種物質對於引力的反應,來將小行星中的各種物質直接挑選出來,
然後經過引力壓縮,形成現在的各種材料,
現在的太空工廠還是使用的電磁力場進行材質篩選,很多的不受電磁立場影響的才來並不能被提取出來,
所以對於小行星的利用還是很有限的!
甚至還可以利用引力,進一步壓縮這些金屬材料,讓它們的密度進一步加大,
並且陸晨相信,總有一天,可以利用引力,完成簡併態物質的批次生產,
那個時候,中子戰星這種強大的武器就可以實現了!
而發散思維之後,陸晨又想到了一個可能,也許可以人為的製造一個生命星球,
行星的形成都是在強大引力的作用下,吸收別的物質,然後漸漸聚合在一起,
最終質量越來越大,形成了一顆行星,
所以利用引力也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雖然形成行星需要很大的質量,
但是自己也完全可以尋找其他行星的衛星進行改造,
就是行星的核心如何形成,還需要進行研究,陸晨覺得,行星的核心應該不僅僅是引力夠大就可以了,應該還有其他的因素,才能構成這種穩定的強引力核心!
收回自己的思維,目前來說,可以先把太空工廠進行升級改造,重新進行礦區佈局,
而且新的太空工廠也不在需要陽光進行金屬冶煉,直接利用強引力壓縮就可以了,
至於曲率引擎,有著方青在帶領其他人進行研究,自己還是比較放心的!
等到了一天後,這顆小行星也被送到火星,
即使事縮小了十倍,體積也還是很巨大,
所以陸晨也只能進行露天研究,也吸引力很多人的目光!
畢竟這麼大的球體矗立在那裡,想不看到也不行!
透過對這顆重組小行星的分析,陸晨發現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經過了引力的重新壓縮,這顆小行星的質量並沒有改變,但是內部的密度變得很大,
而且內部的純鐵物質,密度方面要比普通冶煉出來的純鐵要大很多,
透過放大內部結構,可以清晰的看到,原子間的距離逗小了很多,不像一般的純鐵,原子空隙還是很大的!
“果然和我想的一樣,這些鐵物質已經不能稱之為純鐵了,應該和傳說中的精鐵很像了,
從這方面看,現在藍星上面的很多材料都可以進一步了!”
“零,現在我們的太空工廠還有多少?”
“先生,現在正在使用的太空工廠有50座,
其中在月球附近有著10座太空工廠,
而在火星附近的小行星帶裡面,剩餘的四十座太空工廠全都在這裡!”
“把月球附近的太空工廠調到火星這邊來,應該不會影響我們的材料產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