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截棍這種兵器與大刀的對決,不論怎麼打,雙截棍的一方都是有攻無守。
用雙截棍格擋大刀?不是絕對沒可能,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無法格擋。
所以雙截棍一方主動出擊是正確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主動突襲,就避免了像關雲潮那樣,被人家憑藉一招詭異的刀法奪取先機、而後全程被動、再也翻不過身來。
更何況雙截龍這條之字形路線恰好避開了對手同時出刀的刀鋒線路,即使悲傷犬同時出刀,砍中雙截龍的可能性也不大。
“這一招不錯。”
就連坐在空特總部辦公室裡的李宇則都不禁脫口稱讚。
這個之字形搶近步法,最適合用來對付長刀手,的確值得借鑑。
下一瞬,雙截龍的雙截棍如同風車也似地掄了起來,劈頭蓋臉地打向對手。
人棍合一!
李宇則也練過雙截棍,他當然知道雙截棍這種武器的優和劣。
靈氣復甦之後,雙截棍立即從諸多兵器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一種極具威力的兵器,若是不計短長,則幾乎可與有著兵中之王之稱的長槍比肩。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雙截棍這門武功本是靈氣濃郁之時的產物,由宋太祖趙匡胤研創,時名盤龍棍。
以足夠的內力作保證,透過兩節棍棒之間的“關節”來控制棍棒的遠端,猶如活物一般靈動非凡,可以衍生無窮變化。
大盤龍用於沙場戰陣、小盤龍用於近身短打,端的是犀利無比。
然而當靈氣日漸稀薄,到了菲律賓棍王依諾山度和李小龍的時代,雙截棍的威力就十不存一了。
因為內力練不出來了,再想控制雙截棍的活動端就需順勢而為了,如此一來不僅棍法上少了太多變化,而且在攻防招式上也不能隨心所欲了。
所以所謂的棍王也好,李小龍也罷,其雙截棍遇見棍棒尚且好辦,可若是遇上刀劍長槍就麻煩的很了,只要敵人的功夫不是很菜,就很難應對。
於是雙截棍一度淪為雞肋,成了影視作品的道具,在熒屏上無比風光,可在武林中卻是備受冷落。
雙截棍的落寞一直持續到靈氣復甦,當靈氣復甦之後,有人突然發現,當自己有了一定的內力,雙截棍才是最難防的兵器!
正是因為知道雙截棍的厲害,所以李宇則看見雙截龍狂攻而上的時候,就不禁為悲傷犬捏了一把汗。
他會怎麼應對呢?
電視影像中,悲傷犬似乎已經來不及招架,更像是沒有了對攻的勇氣,竟然轉身逃了,一杆青龍偃月刀拖在身後。
李宇則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了桌面上,完了!我看走眼了!
把屁股留給了敵人,這是最窩囊的打法!
即使要退,也該面向敵人後退啊!
面向敵人後退,不僅隨時可以抓住機會反攻,還可以招架敵人的攻擊。
怎麼可以轉身逃跑呢?而且你身後的空間不過兩三米,你能逃到哪?
人家在你身後,可是想打哪就打哪啊!
奧林帕斯山頂,龍耀京看見了這一幕,立即拍手大笑,一邊笑一邊拿眼睛去瞟身邊的姐姐。
她就是笑給龍玉京聽的,這就是你推崇備至的悲傷犬,居然被一個三星武者嚇成了這樣!
連放手一搏的膽子都沒了!
“笑什麼?”龍玉京看都不看妹妹一眼,目光緊緊地盯住了悲傷犬倒拖著的那把大刀,悠悠說道:“你沒有聽說過拖刀計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