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一六章 捨命相救

精衛被眼前這一幕驚呆了。

之前她只顧設法逃脫相柳的魔爪,根本沒空去想岸上的保鏢,反正岸上的保鏢們也不可能是相柳的對手。

直到她聽見了巨力對撞的嗡鳴,以及看見那倒捲上天的海水,她才醒起這是有人在阻撓相柳的惡行。

可是這當口東海之濱全無人煙,對抗相柳的會是誰呢?

不等她想明白箇中緣由,就聽見了相柳和楚狄的對話,然後才想起看向岸邊,才發現了挺拔偉岸的楚狄,頓時驚愕不已。

原來這個少年衛士是有名字的,原來他叫做楚狄!

話說在炎黃戰爭時期,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華夏人大多是沒有名字的,只有姓氏。

就比如炎帝部落的人們通常只有一個姓氏那便是神農,黃帝部落的人們基本上都姓軒轅。

相比之下,反倒是蚩尤統率的九黎部落姓氏較多,這就是後世詞彙“黎民百姓”的由來。

精衛不知道楚狄是姓神農名楚狄還是姓楚名狄,總之她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少年的名號,只不過眼下她驚愕的不是這個,她驚愕的是楚狄怎麼可能跟相柳打成平手。

要知道相柳可是名震天下,就連本部落第一戰力凌天都不敢與之單挑,在涿鹿之戰以前制定戰術的時候,軍師赤松子甚至安排凌天與夸父聯手對付相柳。

然而大戰開啟之際相柳卻沒有參加,這才成就了凌天和力牧的縱橫捭闔、所向披靡。

這也恰恰成為了涿鹿之戰以後黃帝炎帝反目的原因。炎帝認為在涿鹿之戰之中即便沒有黃帝幫忙自己也能戰勝蚩尤,而且由於凌天率軍衝殺過猛,神農部落遭受的損失也頗巨大,就不肯按照事先的約定付給黃帝報酬。

可是不管怎麼說炎帝也是食言而肥了,黃帝自然不樂意,一言不合就向炎帝宣戰,於是雙方就定在十五天後會戰於阪原之野。

書歸正傳,只說精衛震驚不已——如此強大的相柳,這個叫做楚狄的少年怎麼可能與之匹敵?這簡直令人無法置信。

但是事實就發生在眼前,讓她無法不信,還有什麼能比親眼所見更加真實?

於是在這一刻,精衛把所有的疑惑都轉換成期待,期待這個叫做楚狄的少年能夠保護她的周全,最好能夠殺死相柳。

她正考慮要不要出言鼓勵一下,或者提出懸賞,楚狄就再一次發動了攻擊,在滔天巨浪回落之時,攻出了第二輪整合降龍十八掌。

然而這次攻擊的效果卻令精衛大失所望。

就連楚狄自己也有些懵逼,這不對勁啊!

第二輪的整合降龍十八掌打出去,力道比之上一次只強不弱,因為他始終都在接收遍佈地球大氣空間裡的念力包並收納到自己的丹田,接收的時間越久,他的內力就變得越強。

所以他覺得這一輪攻擊所能取得的戰果必定會好於上一次。但是結果卻是完全出乎他的預料。

這一次的攻擊竟然沒有形成上一次的嗡鳴,這一次他的十八道掌力剛剛整合完畢,就被一股更加巨大的力道挫折回來,那反擊的力道勢如破竹!

即使他如同上一次一樣做好了準備——使用飛絮功加泥鰍功分散卸去大部分反擊,也被餘波震盪得眼冒金星,竟而昏倒在沙灘上面。

相柳在天空中哈哈大笑,笑罷不屑道:“就這點本事也敢跟我叫囂?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這一次過招,相柳已經不敢輕敵,這一記尋根朔源、實乃他生平功力之所聚。

其實這結果也還公平。楚狄的第一次進襲打了相柳一個措手不及。輕敵加上手忙腳亂導致相柳只來得及以七成力對抗楚狄的極限輸出,這才打了一個平手。

反過來楚狄這邊又樂觀地低估了相柳的實力,以為第一回合相柳所展現出來的已經是全部,再加上他的內力與時俱增,反倒產生了輕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