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妄圖以英國人為誘餌,釣遠征軍增援,殲滅。
可是第33師團的師團長本多政財太自負了,以為自己有八個聯隊,等同於初期日軍的常設師團,就狂的沒邊了。
他似乎忘了。
仁安羌是大日本帝國急需的油料供給地,佔領仁安羌,恢復生產比對付中國人更加重要。
正是因為這樣的目的,南方軍才臨時加強了一個步兵聯隊給他們。
這幫蠢貨,自以為是的張開了大嘴巴,佔領仁安羌的戰功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
經過周小山的解釋。
在場的各位都拿出地圖看起來。
連史迪威也覺得,以仁安羌為魚餌,釣日本人的魚才是緬甸戰事的正確做法。
英國人的生死,已經不重要了。
胡鏈必須要儲存實力,用最小的代價,困住日軍第33師團,吸引更多的鬼子前往仁安羌增援,準備長時間的鏖戰。
吸引緬甸,甚至南洋更多的日軍,救援仁安羌,集合遠征軍的戰力,給與最強力的殺傷,跟南洋戰場,太平洋戰場,最大可能的減輕壓力。
就在這時候,仁安羌傳來戰報。
胡鏈和孫立人,同時請求川軍空飛支援。
本多財政的炮兵聯隊死活不挪窩,新22師就沒法展開進攻,胡鏈希望川軍空飛在燃起的地面指引下,攻擊本多政財的炮兵聯隊。
孫立人希望李卿霞帶著一擊得手的川軍再次衝擊日本人重新集結起來的飛機編隊。
很顯然,胡鏈的請求,更符合戰場大局的利益。
李卿霞猶豫的是,鬼子炮兵聯隊陣地距離日軍機群,從飛行的角度而言,並不遠。
如果去轟炸炮兵陣地,很可能會陷入日軍機群的圍攻,干擾。
“周,乾死這幫小日本,打他們的炮兵陣地,讓他們知道盟軍火鳳凰的厲害!”
史迪威在昨天,還把仁安羌之戰看成了營救英國人的小行動。
現在就不一樣了。
看了半天地圖,覺得這個地方很有搞頭,沒準可以搞的日本人痛徹心扉。
看見川軍空飛發來的電報,激動的揮舞著拳頭。
“史迪威將軍,如果我們那架零式,可以換二十架改進以後,對付零式的新型戰機,我就去打!”
“二十架,你們太貪心了,川軍的裝備不在租借法案的約定範圍,我做不了主!”
“那算了,我讓李卿霞回來,擊傷擊落幾架日軍,自身沒有折損,她們已經乾的很漂亮了!”
眼看著周小山就要起身去發報。
史迪威一把把他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