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

感謝書友sayka的打賞!

……

“三石!”

在聽到子貢報價時,趙無恤差點咬了舌頭,說好的仁義儒商呢,真是黑心啊,他心中只剩下了這個詞。

他方才已經說過了,一斗白麥粉的原料不過一又半鬥脫殼的麥子。加上牲畜、人力、器具磨損、運輸、市稅等,最終的成本最多也就二斗麥。

可如今,子貢卻要一斗賣三十鬥……利超十五倍!

子貢卻一副無辜的表情:“君子別這麼看著我,耕田之利,也有十倍,韓氏的珠玉之贏,甚至可達百倍。只賺十五倍的利潤,已經是仁義之極了!”

此人果然是在商言商啊,趙無恤心中暗道,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

農夫的耕田之利,被土地的所有者貴族和官府盤剝後,能有五倍就不錯了。力田疾作,卻不得暖衣餘食,如何能相提並論?

至於珠玉……的確是百倍之利,但獲取也比隨處可見的麥子難上百倍,更容易壟斷,不是他這種小領主能過問涉及的,不說也罷。

子貢之所以喊出了這麼一個看似極貴的價格,是因為他往日做生意,走的也是“好廢舉,與時轉貨資”的路子。即賤買貴賣,根據時令不同改變路線的貨物種類,既然這東西全天下僅在成鄉出產,賣得貴點,也不過分。

趙無恤和子貢商量著,麥粉當然是要作為奢侈品賣的,最初的買家,自然是要找那些吃膩了粟米稻飯的貴族了。無恤最初還擔心士大夫們會不買帳,但子貢卻保證,那些貴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慾,經常出百金求各地山野珍饈,類似的生意,他過去幾年間見過不少。

其餘的肉、魚、菜的花樣且不說,光是主食,就有“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裸,南海之黑黍”的說法。既然能費盡心思去尋找這些,肯定更會就近選擇麥粉。

至於他們會不會為了用粟米換取麥粉,而加大對自己治下國野民眾的壓榨,那就暫時不是子貢和趙無恤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其實,趙無恤也希望越貴越好,因為這生意長不了。

雖然現在石磨就趙無恤的地盤上有,但這東西原理並不複雜。

成鄉沒有打石經驗的普通國人,就算天天用著,也做不出來。但若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石匠,只要能在石磨前研究了幾個時辰,或者得到了草圖,就能模仿。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雖然趙無恤讓鄉三老成巫警告國人們,像龍骨水車、石磨等東西,切勿外傳。但他不可能堵住所有的漏洞,每逢下宮邑市,還能築起道籬笆,攔著不讓人進出不成?

再說,趙無恤也想起來了,自己為了討好姐姐季嬴,還送了一個手推磨去下宮庖廚呢,不知道多少人早就見過了,雖然從看到模仿製出,這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所以趙無恤向子貢攤牌,他估計,石磨會在一年內,在都城周邊的貴族領地裡普及開來,一些精明的商賈,甚至會在半年內打製出來。

所以,這是過把癮就死的生意啊。

子貢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麥粉作為食物,以這時代的儲存方法和運輸速度,想運到遠處,比如河西、河外等地,不太現實,所以只能在一日行程內的新絳周邊貨殖。

首先,要在下宮邑市和附近的小鄉試試水,持有趙氏符節,還能免除商稅,等賣上路後,再打入新絳市坊不遲。

說到這,趙無恤便露出了一絲戲謔的笑容。

到時候,麥粉在他三位哥哥,尤其是仲信和叔齊的領地上,應該也會賣得相當火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