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恤現在對魯侯和季氏都有救命之恩,所以對於“陽虎潛逃”一事,魯國的國君和執政雖然憂心忡忡,卻不會非難他。
“子泰迎回了君上,又將至寶伯禽之弓,大東之玉奪回,已經是莫大的功勳了,至於陽虎逆賊,遲早會被捉住的,切勿放在心上!”
魯侯這兩天被挾持,過得又驚又懼,眼睛就沒閤眼過,現在已經極其疲憊,扶起趙無恤,說完這句話後竟然忍不住打起了哈欠。
反正他早就做了八年傀儡,從不參與政事,所以季孫斯便讓司儀柳下季將魯侯送入尚且完好的公宮中休憩,他自己則帶著商量和口氣,和趙無恤說起國事來。
季孫斯最關心的,自然就是陽虎的行蹤,他對這個將自己性命捏在手裡幾年之久的家臣又恨又怕,只求將他抓到魯市斬首戮屍,好讓魯國人知道他季氏終於將這頭背主的猛虎抽皮拔筋了。
只要陽虎不死一日,他便如芒在背。
“陽虎是往北邊潛逃的,我已派遣兵卒追擊,也不知能不能抓住他……”
“北邊?陽虎及其黨羽現在還控制著西鄙的鄆城,東面的費邑,還有西北的灌城,北方的陽關,他莫不是出奔陽關了?”
陽關,那是魯國北境泰山一線的險關,也是面對齊國攻勢的最前線,常年駐紮有兵卒過千。那裡一度被齊國攻陷過,但沒多久便被魯國重新獲得,陽虎毫不客氣地把這座城邑放進了自己的袖中,將那裡經營成了陽氏老巢,雖然他的苛政引發了魯人的不滿,但城內依然有不少忠於他的死士。
“若陽虎真的成功逃回陽關,那就是放虎歸山啊……陽關易守難攻,現在已經入冬,再過一月半就會大雪封山,調兵和運糧困難重重,想要徹底剿滅恐怕要等待明年開春……”
說到這兒,季孫斯眼前一亮:“子泰可願意派善戰的武卒前往?”
陽關和趙無恤的地盤西鄙距離太遠,即便奪取也很難管理。
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趙無恤斷然拒絕:“大司徒,武卒經過兩日力戰,損失不小,何況有危險的不僅僅是陽關一地,還有鄆城,關係到魯國與衛、晉的交通。我乃是廩丘大夫,與鄆城最近,無恤請命攻鄆城,至於陽關,若是大司徒無計可施,要不請大司空想想辦法?”
季孫斯臉色陰沉,孟氏的郕邑宰公斂陽一度想對他下手的訊息,他早就從趙無恤處得知了。陽虎專權期間,孟氏多虧有此人,才得以保住了權柄,如今季氏元氣大傷,短期內力量不如孟氏,這讓一向自詡為三桓之首的季孫氏感覺危機重重,生怕今天的事情重演。
陽關理論上也是季氏領地,若是讓孟氏收了去,實在有些尷尬。
趙無恤建議道:“我倒是有個主意,或許能不戰而下陽關。”
“快請講!”
“不如派一個勇士率軍前往陽關的必經之路上堵截,若是陽虎未至,則可以帶著君上的赦令招降叛軍,宣明此次只誅首惡,其餘人既往不咎。”
“這……不知誰人能擔當此重任?”
“無恤倒是可以推薦一名勇者,可以去陽關一行。”
“誰人?”
“子路!”
聽到趙無恤推薦子路,季孫斯微微一愣。
“為何?此人除了忠勇外,還有過人的本事麼?”
“子路性格篤信,無宿諾,有這一點便足夠了。”
趙無恤聽子路說起過,他當年曾經在陽關呆過,與陽關邑司馬還有些交情。而且他這個人無宿諾,也就是答應今天兌現的事情,決不拖延到明天,很受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