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9章 驅虎吞狼

PS:今天就一個五千字大章,明天兩更

“蹠聞商湯獵於河濟之間,見野人張網四面而禱告曰,上下四方的禽獸盡入我網中。湯曰:‘嘻,鳥獸盡之矣!不仁。’於是湯命去三面網,只張一面,禱告曰:禽獸慾左,左;欲右,右。不用命者,乃入吾網。諸侯聞商湯網開三面,讚頌其仁德施及禽獸,何況諸侯乎?於是諸侯畢服……”

“今司寇於大澤內外佈下羅網層層,舟楫不得出,粟米葛麻不能入,蹠有罪,然四萬民眾何辜?待寒冬一至,凍餓致死者不知凡幾,司寇素有商湯仁德之名,於心何忍?蹠竊為司寇不取也……”

九月末,鄆城,趙無恤穿著黑底描紅的皮甲,未著冠,只是帶著黑色幘巾,聽了闞止唸的盜蹠回信,不由哈哈大笑了起來,這大概是他今年聽到過最逗人的話語了。

“若非早知道他是個橫行江湖的大盜,我還以為是個斯文的孔門之儒,不去做個逞口舌之辯的行人卻是可惜了,將我比作商湯,真是太過抬愛。”

不過,被這麼一個棋逢對手吹捧,無恤內心還是有點受用的。

伏擊戰後,盜蹠也不知道施展了什麼手段,竟能逃出生天,他的威望雖然大跌,但有他這個軸心在,至少到今年年末前,群盜不至於徹底分崩離析。

可趙無恤卻不打算給他喘息的機會。

配合著軍事上的勝利,政治上的攻勢也得跟上,對大野澤內的大規模招降行動已經開始了,外圍幾個小島,洞主之類望風而降,還差點幫他拘捕了盜蹠。有幾處偏東的地點沒有回應,但也不敢加害趙無恤派去送行的使者,處於兩可之間。

可最大的東原島還在盜蹠手裡,島上還有他的精銳和資深盜寇千餘人,都是兇狠的亡命徒。據說此島地形複雜,峭巖密佈,連天的蘆葦叢中有無數條河道,盜蹠的大寨位於高處,強攻恐怕要有不小傷亡。

何況舟師未成,那些望風倒的盜寇他壓根信不過,更不願意讓自己苦心的武卒登上賊船,萬一事情有變葬身魚腹那該如何是好?所以暫時不考慮再度進軍。

按照無恤和張孟談原本的計劃,如果能生擒盜蹠,他和大野澤群盜是有可利用之處的。但現在未能盡全功,無恤雖然讓人送去了一封書信,但自覺想勸降柳下蹠困難重重,他這種有了自己獨特的“道”的大盜,恐怕很難向別人低頭。

然而事實證明,無恤這次倒是低估了此人。

於是就有了回信裡,盜蹠以商湯網開三面的故事為開篇,請求趙無恤放他一馬的事情。盜蹠信誓旦旦地說願意與無恤和解,只要能讓湖澤裡的“民眾”熬過這個冬天,他願意登岸歃血盟誓,以後再也不靠近無恤封邑,乃至於西魯各大夫的領地。

簡牘裡,柳下蹠沒了往年橫行河濟的跋扈,沒了喊出“誅無道之君”時的傲然,字裡行間透著無奈的低聲下氣。

趙無恤非但不會因此而輕視他,反倒會更加重視上幾分。能彎下驕傲的脊樑,能忍辱,能負重,能下人,這樣的人比起寧直不彎著來說,更可怕上幾分,雖然盜蹠在簡牘裡多次強調他的低頭是為了島上的“民眾”……

闞止道:“事到如今,盜蹠居然還想與司寇談條件,他這是想拖延,只要熬過這一年,乘著齊晉乃至於衛魯的戰事,他或許就能再度覓到復起的機會。司寇不可信之,放虎容易縛虎難,應該乘勢追擊,一舉剿滅!”

無恤點了點頭:“我又何嘗不知道,但齊人在北牽制,衛國方面還不知道有什麼動作,三桓則根本靠不住,吾等現在有兵力全力對付柳下蹠麼?”

闞止想了想,面露遺憾:“不能。”

是的,無恤此次設伏的目的本在於讓盜蹠一時間無暇從後方襲擊他,但若不能生擒或擊殺首腦,即便能擊退,卻不足以斬草除根,麻煩就麻煩在這裡。

“我念你寫,再給柳下蹠送一封信去,就說他現在有三個選擇,其一是收拾部曲,與我決一死戰。其二是攜大澤內全部青壯老弱,在十月初搗毀東原島上的巢穴,登岸投降,把所有人口和船隻移交給我,我會對無罪者妥善安置。”

闞止道:“柳下蹠恐怕不會降。”

“他如今看似有戰和降兩條路,其實是沒有選擇。在遭遇鴛鴦陣後,他恐怕已經失去了力敵的信心,戰則必亡,那是遲早的問題。以我對此人的瞭解,那種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束手的性情,肯定也不會束手就擒,所以我會給他第三個選擇。”

無恤繼續說道:“其三,既然他願意低頭,那我也不吝於將網張開一面,他們不時缺糧食衣帛麼?我倒是知道有個地方真好有,就看他願不願意去!”

闞止恍然,一下子停了筆:“司寇說的莫非是……”

“沒錯,我要讓柳下蹠請攻衛國以自效!”

闞止思索片刻,拊掌讚道:“妙計!司寇高明。”

無恤也不居功:“此乃張子的驅虎吞狼之策,若是盜蹠被擒,那就以他為名,操縱盜寇們去做,現如今卻只能稍微改一改了。”

“衛國遲遲不動,我看衛侯是在等待晉國範氏、邯鄲氏出兵夷儀的時機截擊之。如此一來,吾等若是主動攻衛,就成了挑起戰端者,首亂者死,說不準會被晉國諸卿非難。但盜蹠不一樣,他是不統屬於任何一方勢力的野盜,群盜攻略橋樑、關隘不是年年秋冬都發生的事情麼?當然盜蹠無器械,吾等不指望,他也不可能攻破大邑,只需要切斷邑和鄉里的聯絡,佔領道路橋樑,削弱濮南的防備,讓守軍疲憊即可。到時候濮南就成了一隻被拔掉大鰲和蟹腿的螃蟹,任由吾等魚肉了。”

……

闞止雖然對柳下蹠是否會答應此事心存疑慮,但結果讓他吃驚,僅僅三天後,柳下蹠便回信說,“願為司寇效犬馬之勞”,大湖內監視東原島的船隻也回報說,島上再度開始動員。

“不能放鬆警惕,得等到群盜真的進攻濮南地,此計才算成了一半。除了盜蹠外,吾等剛收編的兩千盜寇也可以擇其順服者為首領,繼續打扮成盜寇模樣,在武卒軍吏率領下南下。”

闞止道:“三邑兵卒要留一部分防守北面的齊人,所以若能以群盜為前鋒,為我前驅,則可以減小傷亡。衛國兵卒死,則濮南防備削矣,群盜死,則大野澤之賊削矣。司寇也可以打著剿寇的旗號進入衛境,一路打到黃河邊上與趙兵會師!”

驅虎吞狼之計,令此攻彼也,使之兩相殘殺,以讓第三方坐收漁人之利。後世荀彧令劉備攻呂布,隋煬帝令鐵勒滅吐谷渾以自效而隋朝收其地,莫不如此。

闞止又面露遲疑:“只是,若盜蹠乘此機會劫掠民眾,恢復元氣,那該如何是好?”

從字面不難理解,“驅虎吞狼”的操作者需要有高超的技術和手段,否則到了最後虎害大於狼害,則後患無窮。

“只要上了岸,在武卒兵鋒之下,就由不得他們了。我可以讓他帶部分糧食衣物歸去,但不許掠人口,不許多殺傷,還可以乘機招降一批留下,到最後柳下蹠會發現,他非但沒能恢復,反而日漸艱難。其實不知盜蹠明白過來否,得罪大野澤周邊的民眾多一分,他存活的基礎就減了一分,他以為自己輸在軍陣上,其實是輸在民心上。”

盜蹠或許意識到了,所以才有了均貧富的口號,但已經晚了,過去幾年間,他手下那些良莠不全的盜寇肆無忌憚的劫掠已經挖了自己的根,趙無恤的到來和善政,又讓這口號的殺傷力大為削減。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