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二章在下午
魯人阿諛之詞不絕於耳,而那兩千人則齊齊呼喊:“永以為好也!”震得韓虎耳膜嗡嗡作響。
他和段規面面相覷,都能看到對方臉上的震驚。
兩千張弓?當年周襄王感謝晉文公勤王,也不過是送了晉國兩百張弓……
去工坊轉上一圈就知道,弓這東西可不好做。製作弓,取用幹、角、筋、膠、絲、漆六材必須依照季節,六材都具備後,再由心靈手巧的弓人將它們加工組合。短則三月,中則半年,長的甚至要兩年方能馴成!
段規掃了一眼,這些弓還不是殘缺破損的,而是完好的。
而兩千把良弓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能讓韓氏在戰爭中多武裝兩千人!
太闊綽了,趙無恤出手太闊綽了!
“太貴重了……”韓虎如此說道,他三年前借的兩百把弩,事後的確肉疼了很久,其實換成弓,頂多值四五百張。
“一點不,比起趙韓兩家的友誼,比起我與子寅的交情,這區區兩千張弓算不了什麼……”趙無恤擺了擺手,讓韓虎收下,這些弓是戰後從季氏、孟氏、叔孫氏家中府庫裡搜刮出來的,借花獻佛,一點不心疼。
更何況他已經決定,武卒將以弩為主要遠射武器,匠人的精力要集中到蹶張弩,甚至是大型重弩的製造使用上。當然,不可能完全放棄弓手,但魯國這種小家子氣的漆弓比起製作精良的弩,無論力道還是射程都不如,趙無恤可看不上眼。要制就按晉、燕和戎狄的弓來制,曲阜數千工匠在手,兩千把弓花上半年就能製出。
送給韓氏,看上去能增強盟友實力,可實際上若能將韓氏對弩的重視帶歪,讓韓氏勁弩死在萌芽,日後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倒也不錯……
一邊想著,趙無恤一邊執韓虎之手,邀他進入魯城:“我想讓子寅知道,讓韓伯知道,無恤是一個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人!韓氏的恩情,我絕不會忘!”
……
他說出來了!
韓虎此行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搞清楚趙無恤對韓氏的態度,而他一照面就給了答案!
沒有什麼能比這更讓人安心的了。
於是韓虎大喜:“子泰真是爽利之人,那這份禮物我便收下了。”
他鬆了口氣,看來祖父所料不差,只要韓氏示之以好,趙無恤是不會在意先前那點奪嫡中的耿介的。
不過他還是不明白祖父臨行前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他走之前曾靈機一動,問韓不通道:“趙子泰已經在外打下了一片基業,就算分出去做趙氏小宗,他也能在東方立足,成為另一個邯鄲,甚至比邯鄲還強,這樣的話,伯魯的世子之位也保住了,豈不是兩全之策……”
韓不通道:“對你來說是兩全,對趙無恤來說卻不是。此事便不要再提了,此子是身在宋魯,心在趙氏,他一直想回來,誰攔他,誰就是仇人!”
韓虎想了想道:“如此說來,孫兒也能明白,晉乃強國,晉卿的地位堪比宋魯之君,比起繼承趙氏來說,在魯國做大夫要差上一些。”
“虎,你根本沒明白!”
韓不信有些失望地看了嫡孫一眼,在爾虞我詐的晉國,他白得像一張上等竹紙,必須讓一個隱忍厚黑之人在旁輔佐才行。
“趙無恤現在為的,恐怕不是什麼世子之位了,他在魯國能得到的比這要好得多。我雖然只見過他短短几面,卻能看出,他的心大著呢!他在等,在等大勢蓄好,屆時他什麼時候想回,就什麼時候能回,曾經失去的東西能一一靠自己奪回,何必仰仗他人召喚?”